政治暑期真题演练学生版

本文由用户“suntray8487”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1-03-17 23:17:03 举报文档

以下为《政治暑期真题演练学生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政治暑期真题演练 主讲教师:范老师 XX文都政治教研室 联系方式:021-*** APP:XX文都考研 政治复习攻略与方法 一、考试形式及试卷试题分布 1、题型分布: 单选(16 个),多选(17 个),简答题(5 个) 2、分数分布: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4 分 占比 24% 毛某某:30 分 占比 30% 史纲:14 分 占比 14%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16 分 占比 16% 时政与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16 分 占比 16% 二、各科目复习方法 马某某:逻辑分析方法(等同、交叉、隶属、支配) 毛某某:线索记忆方法、数字记忆法、概念切入法 史纲思修:识记方法,线索记忆法 时政:要点记忆方法 总体框架法 联系方式:021-*** 2 APP:XX文都考研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第二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第一节 唯物论真题 2000 年文科第 2 题(单选)相信“意念移物”,甚至相信可以用意念来直接改变 物质结构,就是信奉() A.主张精神主宰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唯心论 B.主张精神是脱离人脑独立存在的客观唯心论 C.认为人的思想是特殊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 D.认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实践唯物主义 2009 年第 1 题(单选)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 意义,超过这个范围便是相对的了,这个范围是指( ) A.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 B.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统一性 C.物质和意识何者更为重要 D.物质和意识何者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更密切 2006 年第 1 题(单选)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化,这一论断的含义是() A.变是世界的本质 B.世界上只有变,没有不变 C.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 D.变与不变是绝对对立的 2014 年第 17 题(多选)长江的年龄有多大?这里说的长江“年龄”,是指从青 藏高原奔流而下注入XX的“贯通东流”水系的形成年代。如果说上游的沉积物 从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顺延而下能到达下游,这就表明长江贯通了,这就是物源 示踪。我国科学家采用这一方法,研究长江中下游盆地沉积物的来源,从而判别 长江上游的物质何时到达下游,间接指示了长江贯通东流的时限。他们经过 10 多年的研究,提出长江贯通东流的时间距今 2300 多万年。这一研究成果从一个 侧面显示出( ) A.时间和空间是通过物质运动的变化表现出来的 B.时间和空间是标示物质运动的观念形式 C.时间和空间是有限的,物质运动是永恒的 D.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联系方式:021-*** 3 APP:XX文都考研 2015 年第 17 题(多选)母质、气候、生物、地形、时间是土壤形成的五大关键 成土因素。母质是土壤形成物质基础的初始无机养分的最初来源。气候导致矿物 的风化和合成,有机质的形成和积累,土壤中物质的迁移,分解和合成。生物包 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是促进土壤发生发展最活跃的因素。地形可以使物质 在地表进行再分配,使土壤及母质在接受光、热、水等条件方面发生差异。时间 是阐明土壤形成发展的历史动态过程,母质、气候、生物和地形等对成工过程的 作用随着时间延续而加强。土壤的生产过程说明( ) A.事物总是作为过程而存在 B.时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C.事物的发展总是呈现出线性上升的态势 D.事物的产生是多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2013 年第 1 题(单选)有一幅对联,上联“桔XX,洲旁舟,舟行洲不行,”下 联“XX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这形象的说明了运动XX止是相互依存的 静止是( ) A. 运动的衡量尺度 B. 运动的内在原因 C. 运动的普遍状态 D. 运动的存在方式 2005 年第 1 题(单选)广大农民在致富奔小康的过程中深切体会到:“要富口袋, 先富脑袋”,这一说法在哲学上的含义是() A. 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 B. 精神的力量可以变成物质的力量 C. 精神的力量可以代替物质的力量 D. 先有精神,后有物质 2007 年多选第 17 题(多选)关于龙的形象,自古以来就有“角似鹿、头似驼、 眼似兔、项某某、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的说法。这表明 () A. 观念的东西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 B. 一切观念都是现实的模仿 C. 虚幻的观念也是对事物本质的反映 D. 任何观念都可以从现实世界中找到其物质“原型” 联系方式:021-*** 4 APP:XX文都考研 2010 年第 17 题(多选)从上世纪 70 年代至今,商务印书馆先后出版了多个版本 的《新华字典》,除了一些旧的词条 ,增加了一些新的词条,并对若干词条的词 义给了修改。例如 1971 年版对“科举这个词的解释是:”从隋唐到清代的封建王 朝为了维护其反动统治而设立分科考生文武官吏后备人员的制度”,1992 年版删 去“反动“二字,1998 版又删去“为了维护其统治而设”直到 2008 年版删去了 这句话。一本小字典记载着词语的发展变化也记录了时代前进的印证,字典词条 释义的变化表明人们的意识() A.是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 B.取决于词语含义的改变 C.随着社会生活变化而变化 D.需要借助语言这一物质外壳表达出来 2017 年第 2 题(单选)有人认为,既然人的意识是对客观外部世界的反映,那 么人脑里的“鬼”、“神”意识就是对外在世界上鬼、神真实存在的反映。这种观 念的错误在于( ) A.混淆了人类意识自然演化的阶段 B.把意识看成是物质的产物 C.认为意识是对存在的直观反映 D.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2019 年第 17 题(多选)虚拟现实投术是一种运用计算机仿真系统创建多源信思 融合的交互式三维动态实景以及动作仿真的技术,可以给使用者提供沉浸性,多 感知性,交互性的互动体验,虚拟现实技术所构造的虚拟环境说明( ) A.物质世界不再具有客观实在性 B.物质世界的存在形式具有多样性 C.信息是独立于物质和意识的第三种存在状态 D.人们可以通过实践创造出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现实状态 2008 年第 3 题(单选)在听完一位成功的企业家讲课后,一些来自企业的学员 感到有些失望,便问他:“你讲的那些内容我们也差不多知道,可为什么我们之 间的差距会那么大呢?”这位企业家回答说:“那是因为你们仅是知道,而我却 做到了,这就是我们的差别。”这句话表明了实践高于理论认识,因为实践具有 () A. 普遍有效性 B. 客观规律性 C. 主体能动性 D. 直接现实性 2004 年第 1 题(单选)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 ) A.吃喝穿住 B 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 C 人的自觉意识活动 D 结成社会关系 联系方式:021-*** 5 APP:XX文都考研 2017 年第 17 题(多选)生物学史,可以说是显微镜的发展史。17 世纪中叶,英 国科学家使用诞生不久的显微镜观察软木塞,发现了植物细胞,开启了近现代生 物学的大门。此后,显微镜的放大能力和成像质量不断提升,人类对细胞的认知 也随之深刻和全面。20 世纪中叶,科学家们利用 X 射线晶体学发现了 DNA(脱氧 核糖核酸)双螺旋结构,人类的观察极限从亚细胞结构推向了分子结构。我国科 学家的重要科研成果“剪接体的高分辨率三维结构”的背后,也站着一个默默无 闻的英雄——冷冻电子显微镜。显微镜在生物科学发现中的作用表明( ) A.实践主体、客体和中介三者的有机统一构成实践的基本结构 B.实践的主体和客体正是依靠中介系统才能够相互作用 C.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与实践条件的进步有着直接的关系 D.探索未知世界的科学实验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2004 年第 2 题(单选)20 世纪 50 年代,北大荒人烟稀少、一片荒凉。由于人口 剧增,生产力水平低下,吃饭问题成为中国面临的首要问题,于是人们不得不靠 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经过半个世纪的开垦,北大荒成了全国闻名的“北 大仓”。然而由于过度开垦已经造成了许多生态问题。现在,黑XX垦区全面停 止开荒,退耕还“荒”。这说明() A.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以恢复原始生态为归宿 B.人们改造自然的一切行为都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 C.人在自然界面前总是处于被支配的地位 D.人们应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 2008 年第 1 题(单选)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唯心主义哲学、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根 本区别在于() A.坚持人的主体地位 B.坚持用辩证发展的观点去认识世界 C.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D.坚持从客观的物质实践活动去理解现实世界 2019 年第 18 题(多选)基因编辑是应对遗传性疾病的一种潜在治疗办法,但其 技术运用极具争议,这不仅是因为基因的变化会传给后代并最终有可能影响整个 基因库,而且更重要的是基因编辑会产生长远而深刻的社会影响,可能衍生出一 系列棘手的伦理、法律和安全难题,正因如此,许多国家对人类基因编辑技术制 定了相应的伦理、法律规范。人类严格控制基因编辑行为的原因在于( ) A.人的实践活动要遵循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的统一 B.基因编辑技术可能突破人类的伦理道德底线 C.科学技术有时表现为异己的、敌对的力量 D.人的实践活动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联系方式:021-*** 6 APP:XX文都考研 第二节 辩证法真题 2018 年第 2 题(单选)“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命色者非命形也, 故曰白马非马。”从唯物辩证法的观点看,“白马非马”这一命题的错误在于() A.颠倒了事物形态和功能之间的关系 B.割裂了事物共性和个性之间的联系 C.混淆了事物内容和形式之间的区别 D.模糊了事物本质和现象之间的联系 2010 年第 5 题(单选)1981 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 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了规范的表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 生产之间的矛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将长期是( ) A.生产力落后 B.生产力不断发展的要求 C.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 D.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2005 年第 16 题(多选)据媒体报道,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社会学家利用互联网 技术做了一次实验,证明只要通过“电子邮件的 6 次信息接力”,一个人就可以 同世界上任何一个陌生人联系上。这表明( ) A. 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B. 事物之间的联系都是人为的 C. 世界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实现的 D. 信息是世界普遍联系的基础 2019 年第 2 题(单选)“橘生XX则为橘,生为XX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 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橘逾淮为枳说明了( ) A.事物的发展变化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B.事物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来实现的 C.任何实体事物都是普遍联系之网上的一个网结 D.事物的变化和发展是一个过程 联系方式:021-*** 7 APP:XX文都考研 2018 年第 17 题(多选)2017 年 6 月,我国科学家利用“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 卫星在实际上率先成功实现了千公里级的星地双向量子纠缠分发,“量子纠缠” 就是两个(或多个)粒子·制造成的量子状态,无论粒子之间相隔多远,测量其 中一个粒子必然会影响其他粒子,“量子纠缠”现象虽然未被完全认知,但它仍 然能够说明() A.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B.事物联系的主观性和偶然性 C.事物联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D.物质世界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2012 年第 17 题(多选)“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某某。”辩证法认为发展 的实估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生事物必然取代旧事物,从根本上说, 是因为( ) A.新生事物产生于旧事物之后,是新出现的事物 B.新生事物具有新的结构和功能,能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 C.新生事物是对旧事物的扬弃,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 D.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新生事物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 2014 年第 2 题(单选)俄国早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普列汉诺夫说,绝不会有人 去组织一个“月食党”以促进或阻止月食的到来,但要进行社会革命就必须组织 革命党,这是因为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有所不同,它是() A.不具有重复性的客观规律 B.由多数人的意志决定的 C.通过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 D.比自然规律更易于认识的规律 2017 年第 1 题(单选)某地区进入供暖季后常常出现雾霾,而一旦出现大风天 气或等到春暖花开后,雾霾就会散去或减少。从该地区较长时间的数据变化看, 经过人们努力治霾,污染物排放总量在持续走低;但在某些时段,环境空气质量 污染指数会迅速攀升,甚至“爆表”。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凸显了大气污染 防治的一个特点:天帮忙很重要,但人努力才是根本。“人努力”与“天帮忙” 之间的关系对我们正确处理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之间辩证关系的启示是( ) A.尚未认识的外在自然规律对人的实践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B.人类有意识的思想活动是掌握客观规律的根本前提 C.认识活动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相统一的基础 D.尊重事物的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联系方式:021-*** 8 APP:XX文都考研 第三章 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 实践和认识真题 2006 年第 2 题(单选)“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 来说,再好的音乐也无济于事”,这说明() A.人的认识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与过程 B.人的感觉能力决定认识的产生和发展 C.人的认识能力是因人的生理结构决定的 D.事物因人的感觉而存在 2011 年多选第 17 题(多选)1971 年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获得了“世界最佳设 计”奖,设计师格罗培斯格却说:“其实那不是我的设计”,原因是在迪斯尼乐园 主体工程完工后,格罗培斯格暂停修筑乐园里的道路,并在空地上撒上草种,五 个月后,乐园里绿草茵茵,草地上被游客走出了不少宽窄不一定的小路。格罗培 斯格根据这些行人踏出来的小路铺设了人行道,成了“优雅自然、简洁便利、个 性突出”的优秀设计。格罗培斯格的设计智慧对我们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启示是 () A.要从实践中获得灵感 B.要尊重实践的要求 C.不要对自然事物做任何改变 D.要求对事物本来的面目做直接反映 2015 年第 1 题(单选)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曾结合自己的科研经历,语重心 长地对年轻人说:“书本知识非常重要,电脑技术也很重要,但是书本电脑里种 不出水稻来,只有在田里才能种出水稻来。”这表明() A.实践水平的提高有赖于认识水平的提高 B.实践是人类认识的基础和来源 C.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D.由实践到认识的第一次飞跃比认识到实践的第二次飞跃更加重要 2003 年第 3 题(单选)人的视觉感官有感觉外界物体的光和颜色的功能。可见 光的波长范围一般是 380nm(纳米)~780nm,称为可见光谱。在可见光谱范围 内,不同波长的辐射使人感觉到不同的颜色,一般来说,700nm 为红色,580nm 为黄某某,510nm 为绿色,470nm 为蓝色,400nm 为紫色。这种现象表明( ) A.人只能认识外界物体作用于感官形成的感觉 B.人的感觉所具有的生理阀限是人的认识能力的界限 C.人的感觉中包含着对外界事物信息的选择,加工和转换 D.人所形成的关于事物的感觉是人自身生理活动的结果 联系方式:021-*** 9 APP:XX文都考研 2012 年第 1 题(单选)恩格斯说:“鹰比人看得远得多,但是人的眼睛识别的东 西远胜于鹰。狗比人具有锐敏得多的嗅觉,但是它连被人当作为各种物的特定标 志的不同气味的百分之一也辨别不出来。”人的感官的识别能力高于动物,除了 人脑及感官发育得更完美之外,还因为( ) A.人不仅有感觉还有思维 B.人不仅有理性还有非理性 C.人不仅有直觉还有想象 D.人不仅有生理机能还有心理活动 2016 年第 17 题(多选)显微摄影是一门使用照相机拍摄显微镜下一般用肉眼无 法看清的标本的技术。肉眼中千篇一律的细沙,在显微镜下,却是“一沙一世界”。 有的晶莹剔透像宝石,有的金黄酥脆像饼干。即使是司空见惯的柴米油盐,在显 微镜下也会展现神奇而充满魅力的另一面。显微镜下的“一沙一世界”表明( ) A.任何事物都具有无限多样的属性 B.事物的本质随着人们认识的变化而改变 C.人们可以通过制造和使用工具日益深化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D.人们能够通过对个别事物的认识而达到对世界整体的把握 第二节 真理和价值真题 2014 年第 1 题(单选)爱迪生在发明电灯之前做了两千多实验,有个年轻的记 者曾经问他为什么遭遇这么多次失败。爱迪生回答:“我一次都没有失败。我发 明了电灯,这只是一段经历了两千步的历程。”爱迪生之所以说“我一次都没有 失败”,是因为他把每一次实验都看做() A.认识中所获得的相对真理 B.整个实践过程中的一部分 C.对事物规律的正确反映 D.实践中可以忽略不计的偶然挫折 1999 年文科第 4 题(单选)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它() A.能否满足人的需要 B.能否被多数人认可 C.能否付诸实践 D.能否在实践中最终取得预期的效果 2009 年第 2 题(单选)1978 年关于真理标准大讨论是一场新的思想解放运动。 实践之所以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 ) A.真理的主观性和实践的客观性所要求的 B.真理的相对性和实践的决定性所预设的 C.真理的属性和实践的功能所规定的 D.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 联系方式:021-*** 10 APP:XX文都考研 第四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 人类社会的组成真题 2011 年第 2 题(单选)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它有多方面的内容 其中最能集中体现人类社会性质的是( ) A.社会形态 B.地理环境 C.人口因素.D.生产方式 2000 年文科第 3 题(单选)大众心理影响经济走势,能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观 点是( ) A.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决定作用 B. 社会心理可以左右社会发展发向 C. 只有正确的社会意识才能影响社会发展 D. 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2015 年第 2 题(单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即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 式和规律。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是() A.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B.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 C.社会意识各种形式各自具有其历史继承性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2019 年第 3 题(单选)马克思指出,判断一个变革时代不能以该时代的意识为依 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去解释。这里的“物质生活的矛盾” 从根本上说是( ) A.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现存冲突 B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用主要是通过授权性规范、禁止性规范和 义务性规范三种规范形式来实现的,其中,义务性规范是告诉人们( ) A.不得或者不准做什么 B.可以或者有权做什么 C.应当或者必须做什么 D.能够或者不能做什么 2010 年第 31 题(多选)政治权利和自由是指公民作为国家政治生活主体依法享 有的参加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和自由,是国家为公民直接参与政治活动提供的基 本保障。这一基本权利具体包括( ) A.人身自由权 B.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C.宗教信仰自由 D.政治自由 联系方式:021-*** 68 APP:XX文都考研 XX文都总部: 地址:杨***(XX财经大学科技园)*** Tel:***58 021-*** *** *** XX一部 XX二部 Tel:*** Tel:*** 联系方式:021-*** 临港分部 Tel:*** 上理分部 XX区XX路6 号沧达大厦401 室 Tel:*** APP:XX文都考研 [文章尾部最后5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1. 学校传染病记录表
  2. 运动损伤的处理与预防
  3. 物理:1.1《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4. 会议记录表(模板)
  5. 《弹簧测力计》课后反思
  6. (完整版)高二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汇总
  7.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一本全
  8. 个人学习总结
  9. 中考化学易错知识点集锦(学生版)
  10. 二年级数学上册《时间认识》教学设计
  11. 中学定期对运动器械检查维修的通知
  12. 钻孔灌注桩现场原始记录表
  13. 2020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
  14. 线上教育的思考和理解
  15. 教学设计与反思
  16.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教案
  17. 1.3.1《运动快慢的描述 速度》教学设计
  18. 《图形的运动—旋转》教学反思
  19. 防疫物资标签
  20. 关于印发《农用地土壤污染责任人认定暂行办法》的通知

以上为《政治暑期真题演练学生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