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教材精华浓缩版

本文由用户“FY501161126”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1-04-10 16:42:54 举报文档

以下为《2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教材精华浓缩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教材浓缩版本(精华版)

第一章 人力资源规划

组织结构设计:是指以企业组织结构为核心的组织系统的整体设计工作.

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1任务与目标原则

2专业分工和协作的原则

3有效管理帐度原则

4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原则

5稳定性和适应性相结合的原则

新型组织结构模式:

1多维立体组织结构(综合考虑了产品、地区与职能参谋机构,它主要应用于***和规划巨大的跨***)

2模拟分权组织结构(是指根据生产经营活动连续性很强的大型联合企业……)。

3分公司***

4子公司***

5企业集团。

组织结构设计的程序:

1分析组织结构的影响因素,选择最佳的组织结构模式(1企业环境。2企业规划。3企业战略目标。4信息沟通);

2根据所选的组织结构模式,将企业划分为不同的、相对独立的部门;

3为各个部门选择合适的部门结构,进行组织机构设置;

4将各个部门组合起来,形成特定的组织结构;

5根据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组织结构。

部门结构不同模式的选择:

1以工作和任务为中心来设计部门结构,包括直线制、直线职能制、矩阵结构(任务小组)等模式。优点:是具有明确性和高度稳定性。缺点:就是组织中的每一个人往往只了解自己的工作和任务,很难了解整体的任务并把自己的工作和它联系起来。

2以成果为中心来设计部门结构,通常为事业部制和分权制结构模式.

3以关系为中心来设计组织结构,是将其他组织设计原则加以综合应用.

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程序:

1组织结构诊断

([1]组织结构调查,主要资料有:①工作岗位说明书;②组织体系图;③管理业务流程图.

[2]组织结构分析,①内外环境变化引起的企业经营战略目标的改变:需要增加哪些新的职能?哪些原有职能需要加强?哪些陈旧职能可以取消或合并?②哪些是决定企业经营的关键性职能?明确后应置于组织结构的中心地位.③分析各种职能的性质及类别.

[3]组织决策分析,①决策影响的时间;②决策对各职能的影响面;③决策者所需具备的能力;④决策的性质.[组织关系分析]).

2实施结构变革(

[1]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征兆,①企业经营业绩下降②组织结构本身病症的显露③员工士气低落,不满情绪增加,合理化建议减少,员工的旷工率,病假率,离职率增高等.

[2]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方式:①改良式变革②爆破式变革③计划式变革.

[3]排除组织结构变革的阻力,措施:①让员工参加组织变革的调查,诊断和计划,使他们充分认识变革的必要性和变革的责任感②大力推行与组织变革相适应的人员培训计划,使员工掌握新的业务知识和技能,适应变革后的工作岗位③大胆起用年富力强和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人才,从组织方面减少变革组力).

3企业组织结构评价.

企业组织结构的整合:最常用的组织结构变革方式,是一种计划式变革.依据—按照整分合原理.结构整合主要在于解决结构分化时出现的分散倾向和实现相互间协调的要求.

企业组织结构内部的不协调会从以下几方面表现出来:

1各部门间经常出现冲突;

2存在过多的委员会;

3高层管理部门屡屡充当下属部门相互间冲突时的裁判和调解者;

4组织结构本身失去了相互协调的机能,全靠某个有特殊地位的人或权威来协调.

企业结构整合的过程:

1拟定目标阶段2规划阶段3互动阶段4控制阶段.

狭义人力资源规划:是特指企业人员规划.按照年度编制的计划主要有:

1有员配备计划.2人员补充计划.3人员晋升计划.

广义的:除了上述三种人员计划之外还包括:

1人员培训开发计划;

2员工薪酬激励计划;

3员工职业生涯激励计划;

4其它计划.

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作用:

1满足企业总体战略发展的要求;

2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开展;

3协调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计划;

4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

5使组织和个人发展目标相一致.

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环境:

(一)外部环境

1经济环境{①经济形势; ②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

2人口环境

3科技环境

4文化法律等社会因素;

(二)内部环境

1企业的行业特征

2企业的发展战略

3企业文化

4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制定企业人员规划的基本原则:

1确保人力资源需求的原则;

2与内外环境相适应的原则;

3与战略目标相适应的原则;

4保持适度流动性的原则.

制定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基本程序:

1调查,收集和整理涉及企业战略决策和经营环境的各种信息.

2根据企业或部门的实际情况确定其人员规划期限,了解企业现有人力资源状况,为预测工作准备精确而翔实的资料.

3在分析人力资源需求和供给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以定量为主的各种科学预测方法对企业未来人力资源供求进行预测

4制定人力资源供求协调平衡的总计划和各项业务计划,并分别提出各种具体的调整,供大于求或求大于供的政策措施.

5人员规划的评价与修正.

企业各类人员计划的编制:

一 人员配置计划;

二 人员需求计划;

三 人员供给计划;

四 人员培训计划;

五 人力资源费用计划;

六 人力资源政策调整计划;

七 对风险进行评估并提出对策。

人力资源预测:预测是计划的基础,是对未来状况做出估计的专门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在于通过各种定性、定量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事物发展过程中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的规律性。

人员预测包括需求预测与供给预测,以及二者的平衡。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就是估算组织未来需要的员工数量和能力组合,***编制人力资源规划的核心和前提,其直接依***发展规划和年度预算。预测的基本原理是根据过去(经验或经验模型)推测未来,预测的技术主要借鉴社会、行为科学领域常规的经验研究方法,但任何技术的选择都必须考虑到具体企业面临的现实环境、能获得的数据、管理风格等。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内容:

1企业人力资源需求预测;

2企业人力资源存量与增量预测;

3企业人力资源结构预测;

4企业特种人力资源预测.

人力资源预测的作用:

1对组织方面的贡献

满足组织在生存发展过程中对人力资源的需求

提高组织的竞争力

人力资源预测是人力资源部门与其他直线部门进行良好沟通的基础).

2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贡献

人力资源预测是实施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依据

有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

影响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一般因素:

1顾客需求的变化(市场需求);

2生产需求;

3劳动力成本趋势(工资状况);

4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趋势;

5追加培训的需求。

6每个工种员工的移动情况;

7旷工趋向(或出勤率);

8政府的方针政策的影响;

9工作小时的变化;

10退休年龄的变化;

11社会安全福利保障。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包括现实人力资源预测、未来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未来流失人力资源预测分析。其具体程序如下:

一、准备阶段

1构建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系统;

2预测环境与影响因素分析[常见的环境分析方法如下:①SWOT分析法②竞争五要素分析法];

3岗位分类;

4资料采集与初步处理

二、预测阶段

1、根据工作岗位分析的结果确定职务编制和人员配置;

2、进行人力资源盘点,统计出人员的缺编、超编以及是否符号职务资格要求;

3、将上述统计结果与部门管理者进行讨论,修正并得出统计结果[现实的人力资源需求量]4、对预测---5—6--);

三、编制人员需求计划。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原理:它遵循预测学的原理,一般应用以下原理:

1惯性原理;2相关系原理;3相似性原理.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定性方法——可以分为定性预测和定量预测两大类。

定性预测——主要有

1经验法(经验预测法就是利用现有的情报和资料,根据有关人员的经验,结***的特点,对公司的人员需求加以预测。经验预测法可以采用“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方式。)、

2描述法(是指人力资源计划人员可以通过对本企业组织在未来某一时期的有关因素的变化进行描述或假设)

3和德尔菲法(又叫专家评估法,一般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听取专家对企业未来人力资源需求量的分析评估,并通过多次重复,最终达成一致意见。一般分四轮进行,1第一轮:提出预测目标和要求,确定专家组,准备有关资料,征求专家意见;2第二轮:简明扼要地以调查表方式列出预测问题(问题一般以25个为宜),交付专家组讨论评价,然后由预测组织统计整理;3第三轮:修改预测结果,充分考虑有关专家的意见;4第四轮:进行最后预测,在第三轮统计资料的基础上,请专家进出最后意见及根据)。

定量方法——1转换比率法、2人员比率法、3趋势外推法、4回归分析法、5经济计量模型法、6灰色预测模型法、7生产模型法、8马尔可夫分析法、9定员定额分析法(①工作定额分析法②岗位定员法③设备看管定额定员法④劳动效率定员法⑤比例定员法)、10计算机模拟法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定量方法的注意事项:

1、转换比率法和数学模型法都是以现存的或者过去的组织业务量和员工之间的关系为基础,都适合于预测具有共同特征的员工的需求。

2、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定量方法都是以函数关系不变作为前提,但是,这经常是不符号实际的,因此需要用管理人员的主观判断进行修正。

一、影响企业专门技能人员需求的参数有:企业战略、组织结构、销售收入(利润)、产值总量、总资产(净资产)、总成本、追加投资、人工成本、劳动生产率、出勤率、能源消耗情况、定额工时、作业率和废品率等。

二、影响专业技术人员需求的参数有:企业战略、组织结构、销售收入(利润)、产值产量、总资产(净资产)、总成本、追加投资、人工成本、出勤率、生产技术水平、新项目投资、科研项目、科研经费、科研成果、研究成果获奖,以及科技成果转让等。

三、影响经营管理人员需求的参数有:企业战略、组织结构、销售收入(利润)、产值产量、总资产(净资产)、总成本、追加投资、人工成本、劳动生产率、出勤率、企业管理幅度、企业信息化程度、信息传送速度、决策速度、以及企业其他各类人员的数量等。

企业人力资源供给包括内部供给和外部供给两种,其预测类型也包括两种:内部供给预测和外部供给预测。

外部供给预测——影响企业外部劳动力供给的因素:1地域性因素;2人口政策及人口现状;3劳动力市场发育程序;4社会就业意识和择业心理偏好。

企业外部人力资源供给的主要渠道:1大中专院校应届毕业生;2复员转业军人;3失业人员、流动人员。4其他组织在职人员。

企业人员供给预测的步骤:

1、对企业现有的人力资源进行盘点,了解企业员工队伍的现状。

2、分析企业的职务调整政策和历年员工调整数据,统计出员工调整的比例。3、向各部门的主管人员了解将来可能出现的人事调整状况。

4、将上述的所有数据进行汇总,得出对企业内部人力资源供给量的预测。

5、分析影响外部人力资源供给的各种因素(主要是地域性因素和全国性因素),并依据分析结果得出企业外部人力资源供给预测。

6、将企业内外部人力资源供给预测进行汇总,得出企业人力资源供给预测。内部供给预测的方法——

(一)人力资源信息库(针对企业不同人员,分技能清单和管理才能清单)、(二)管理人员接替模型;

(三)马尔可夫模型。

企业人力资源供大于求解决企业人力资源过剩的常用方法:

1永久性辞退某些劳动态度差、技术水平低、劳动纪律观念差的员工;

2合并和关闭某些臃肿的机构;

3鼓励提前退休或内退,对一些接近而还未达退休年龄者,应制定一些优惠措施,如提前退休者仍按正常退休年龄计算养老保险工龄,有条件的企业,还可一次性发放部分奖金(或补助),鼓励提前退休;

4加强培训工作,提高员工整体素质,如制定全员轮训计划,使员工始终有一部分在接受培训,为企业扩大再生产准备人力资本;

5加强培训工作,使企业员工掌握多种技能,增强他们的竞争力。鼓励部分员工自谋职业,同时,可拔出部分资金,开办第三产业;

6减少员工的工作时间,随之降低工资水平,这是西方企业在经济萧条时经常采用的一种解决企业临时性人力资源过剩的有效方式;

7采用由多个员工分担以前只需一个或少数几个人就可完成的工作和任务,企业按工作任务完成量来计发工资的办法。

第二章 招聘与配置

员工素质测评的基本原理—

1个体差异原理;2工作差异原理;3人岗匹配原理。

员工素质测评的类型——

1选拔性测评(是指以选择优秀员工为目的的测评。

特点:①强调测评的区分功能,即要把不同素质、不同水平的人区别开来。②测评标准刚性强,即测评标准应该精确,不能使人含糊不解。

③测评过程强调客观性,即尽可能实现测评方法的数量化和规范化。④测评指标具有灵活性。);

2开发性测评(是指以开发员工素质为目的的测评,可以为人力资源开发提供依据);

3诊断性测评(是以了解现状或者查找根源为目的的测评,例如需求层次调查。特点:①测评内容或者十分精细[查找原因],或者全面广泛[了解现状]

②结果不公开③有较强的系统性)

4考核性测评(又称鉴定性测评,是指以鉴定或验证某种素质是否具备以及具备的程度为目的的测评,它经常穿插中选拔性测评中。特点:①概括性②结果要求有较高的信度与效度)。

员工素质测评的主要原则——

1客观测评与主观测评相结合;

2定性测评与定量测评相结合;

3静态测评与动态测评相结合;

4素质测评与绩效测评相结合;

5分项测评与综合测评相结合。

员工素质测评量化的主要形式——

1一次量化与二次量化;

2类别量化与模糊量化;

3顺序量化、等距量化与比例量化;

4当量量化(就是先选择某一中介变量,把诸种不同类别或并不同质的素质测评对象进行统一性的转化,对它们进行近似同类同质的量化)。

素质测评标准体系的要素:测评与选拔标准体系的测评对象的数量与质量的测评起着“标尺”作用。素质只有通过标准体系,或者把它投影到测评标准体系中,才能表现它的相对水平与内在价值。它一般由1标准、2标度和3标记三个要素组成。

1标准——所谓标准,就是指测评标准体系的内在规定性,常常表现为种素质规范化行为特征或表征的描述与规定。①从它揭示的内涵来看,有客观形式、主观评价、半客观半主观三种。②从标准的表现形式来看,评语短句式、设问提示式与方向指示式三种。③根据测评指示操作的方式来划分,有测定式、评定式。

2标度——所谓标度,即对标准的外在形式划分,常常表现为对素质行为特征或表现的范围、强度和频率的规定。测评指标的标度大致有量词式、等级式标度、数量式标度、定义式标度、综合式标度。

3标记:所谓标记,即对应于不同标度(范围、强度和频率)的符号表示,通常用字母、汉字或数字来表示,它可以出现在标准体系中,也可以直接说明标准。标记没有独立的意义,只有但他们与相应强度和频率的标度相联系时才有意义。

测评标准体系的构成----测评标准体系设计为分为

1横向结构和2纵向结构两个方面。

横向结构是指将需要测评的员工素质的要素进行分解,并列出相应的项目(①结构性要素,它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②行为环境要素③工作绩效要素,包括工作数量、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工作成果、群众威信、人才培养等);

纵向结构是指将每一项素质用规范化的行为牲或表征进行描述与规定,并按层次细分(一般根据测评的目的来规定测评内容,在测评内容下设置测评目标,测评目标下设测评指标。

关系:测评内容、测评目标与测评指标是测评标准体系的不同层次。测评内容是测评所指向的具体对象与范围,测评目标是对测评内容的明确规定,测评指标则是对测评目标的具体分解)。

测评标准体系的类型——1效标参照性标准体系;2常模参照性指标体系。品德测评法——

1FRC品德测评法[考核性品德测评方法];

2问卷法[卡特尔16因素个性问卷,简称16PF;艾森克个性问卷,简称EPQ;明尼苏达多相个性问卷,简称MMPI];

3投射技术[特点:①测评目的的隐蔽性②内容的非结构性与开放性③反应的自由性]

知识测评——美国教育学家布卢姆提出了著名的“教育认知目标分类学”,把认知目标由低到高分为六个层次:1知识;2理解;3应用;4分析;5综合;6评价。我国专家根据布卢姆的认知目标六层次,提出了知识测评的三个层次,即记忆、理解、应用。

能力测评——

1一般能力测评(智力测验)

2特殊能力测评,主要指对某些行业、组织与岗位特定能力的测评,包括文书、操作、机械能力测评

3创造力测评。三个创造力测验是指①托兰斯创造性思维测验、②威廉斯创造力测验系统、③吉尔福德智力结构测验。

4学习能力测评:如心理测验、面试、情境测验等,其中最简单有效的是心理测验,具体的应用形式是笔试。

员工素质测评的具体实施——

1准备阶段

(1)收集必要的资料

(2)组织强有力的测评小组

测评人员必须⑴坚持原则,公正不偏;⑵有主见,善于独立思考;⑶有一定的测评工作经验;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⑸有事业心,不怕得罪人;⑹作风正派,办事公道;⑺了解被测评对象的情况];

(3)测评方案的制定

⑴确定被测评对象范围和测评目的

⑵设计和审查员工素质能力测评的指标与参照标准“是减少测评过程中测评估误差的一种手段”

⑶编制或修订员工素质能力测评的参照标准。

⑷选择合理的测评方法[人事测评方法通常采用四个指标,即效度、公平程度、实用性和成本]

2实施阶段

(1)测评前的动员

(2)测评时间和环境的选择[应该选在一周的中间,并在上午9点左右进行](3)测评操作程序[⑴报告测评指导语——包括以下内容:

1)员工素质测评的目的;

2)强调测评与测验考试的不同;

3)填表前的准备工作和填表要求;

4)举例说明填写要求;

5)测评结果保密和处理,测评结果反馈。

报告测评的导语的时间应控制在5分钟以内

⑵具体操作——单独操作和对比操作

⑶回收测评数据

3测评结果调整

(1)引起测评结果误差的原因——

1)测评的指标体系和参照标准不够明确;

2)晕轮效应[美国心理学家桑戴克];

3)近因误差;

4)感情效应;

5)参评人员训练不足。

(2)测评结果处理的常用分析方法——

1)集中趋势分析;

2)离散趋势分析;

3)相关分析;

4)因素分析

(3)评测数据处理)

4综合分析测评结果

(1)测评结果的描述——①数字描述;②文字描述:A基本素质;B技术水平;C业务能力;D工作成果;

(2)员工分类——对员工进行分类的标准有两种:①调查分类标准;②数学分类标准;

(3)测评结果分析方法——①要素分析法②综合分析法③曲线分析法)

面试的内涵——是指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由面试考官与应聘者按照预先设计好的目的和程序,进行面谈、相互观察、相互沟通的过程。通过面试可以了解应聘者的经历、知识、技能和能力。它主要用于员工的终选阶段。特点为:1以谈话和观察为主要工具;2面试是一个双向沟通的过程;3面试具有胆确的目的性;4面试是按照预先设计的程序进行的;5面试考官应与应聘者在面试过程中的地位是不平等的。

面试的类型——根据面试的标准化程度,面试分为:

1结构化面试:即规范化面试,指依照预先确定好的题目,程序和标准进行面试,要求做到程序的结构化、题目的结构化和评分标准的结构化。

2非结构化面试:是指在面试中事先没有固定的框架结构,也不使用有确定答案的固定问题的面试;

3半结构化面试。

根据面试实施的方式,面试分为:(1单独面试(序列化面试);(2小组面试(同时化面试);

根据面试的进程,面试可分为:(1一次性面试;(2分阶段面试。

根据面试题目的内容,面试可分为:(1情景性面试;2经验性面试。面试的发展趋势——

1面试形式丰富多样。从单独面试到集体面试;从一次性面试到分阶段面试;从非结构化面试到结构化面试;

2结构化面试成为面试的主流;

3提问的弹性化;

4面试测评的内容不断扩展;

5面试考官的专业化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定性3影响的广泛性

劳动争议处理的程序:1根据我国劳动立法的有关规定,当发生劳动争议时,争议双方应协商解决2不愿协商或协商不成,当事人可以申请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调解3调节不成或不愿调解,当事人申请劳动争议仲裁机构仲裁4当事人一方或双方不服仲裁裁定,则申诉到人民法院,由人民法院依法审理并做出最终判决382

调解委员会调解的程序:1申请和受理2调查和调解3制作调解协议书或调解意见书。调解委员会调解劳动争议的期限为30日,审批应在7日内383。劳动争议的申诉时效为60日,仲裁文书送达的方式:直接送达、留置送达、委托送达、邮寄送达、公告送达。集体劳动争议是指有共同理由,劳动者一方当事人在3人以上的劳动争议。团体劳动争议应自决定受理的30日内结束,争议复杂或其他客观因素影响需要延期的,延期最长不得超过15日。

劳动争议案例分析的方法:1按照劳动争议自身的规定性进行分析2按照承担法律责任要件进行分析。

劳动争议自身的规定性分析要点:1确定劳动争议的标的2分析确定意思表示的意志内容3分析确定意思表示所反映的意志内容是否符合劳动法律法规、集体合同、劳动合同、企业内部劳动管理规则的规定。386

[文章尾部最后5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1.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地方标准合订本
  2. 开发区企业防疫复工流程
  3. 公司处理为例的公关策略研究提纲
  4. 任某某在华为HR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5. 钉钉企业组织认证申请公函(4)
  6. 【薪酬】-企业调薪数据参考手册
  7. 组织理论与设计复习提纲
  8. 企业综合部职责(-12-18)
  9. 全新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考试重点总结
  10. 企业员工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1. XX区人力资源备案服务方案
  12. 除了裁员,节省人工成本别的方法
  13. 人力资源体系建设方案(经典)
  14. 钉钉企业组织认证申请公函
  15. 退伍军人专场招聘会方案(***2)
  16. 深化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开展安全生产一企一档一码信息管理工作方案
  17. 管理学题目1
  18. 2019 年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施工管理》考前复习要点
  19. 星洋石化
  20. 、广东专插本公共管理学模拟试题2

以上为《2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教材精华浓缩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