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基于数学课标的单元目标落实的评价(5)》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三)基于数学课标的单元目标落实的评价
1.评价的目标
2.评价的内容
(1)方案制定质量的评价
方案制定质量的评价就是指基于数学课标的单元目标落实的评价。单元目标的落实是课程实施的依据,也是课程的核心内容。方案制定质量的评价是评价基于数学课标的单元目标落实是否符合教育教学的规律,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是否有利于学校的整体发展。(表1)
表1学校数学单元改革方案评价
学科名称
教研组
评价时间
评价项目
评价标准
评价等级
优
良
中
差
方案目标
目标是否完整
目标是否明确
方案内容
内容是否具体
内容是否可行
方案结构
编排是否有序
表述是否精准
要求是否明确
亮点是否突显
表2学校数学单元改革方案项目组成员实施评价
评价项目
评价标准
评价等级
优
良
中
差
单元目标落实的价值
是否能体现研究的特质和培养目标
是否能关注认知经验、方法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
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发展需要
是否突出重点,表述清晰
单元目标落实的意图
是否能体现既尊重学生的已有经验,又具有科学性、层次性、情趣性、实用性
是否能围绕新课标层层递进,并注重学生的操作和探索
单元目标落实的方法
是否合理选择和运用集体、小组、个别等多种方式落实目标
(2)教师活动实施的评价
教师是单元目标落实的内在要素之一,要求教师在单元目标落实过程中,一切从学生出发,确定单元目标,变革学习方式。主要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效果、教学素养等方面的评价。评价有利于优化单元目标的实施,探索有效的教育教学策略,从而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表2)
表2教师教学素养发展评价
评价指标
指标描述
评价等级
教学目标
目标明确、具体、适切,符合学科课程标准和学生学习实际。
优
良
中
差
目标体现知识与技能、策略与方法的生成性,思维活动的激发与引导性,情感的生成与支持性,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性。三维目标和谐统一。
以目标统领教学准备与教学实践。
教学内容
依据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审视和使用教科书,内容正确充实,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突出重点,联系实际。
围绕教学内容特点选择和整合教学资源,力求恰当、有效,支持目标达成。
既关注学生新的学习与感悟,又关注学生的练习应用的习得与成长。层次清晰,符合和满足不同学生及各个阶段的进取和发展需要,有利于目标的达成。
教学过程
激发学生兴趣,培养旺盛的求知欲。
重视学法指导,注重启发性和针对性。教学方法灵活、生动,注意生成资源。
教学环境有序、互动、民主、和谐。
教学效果
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学习过程体验性强、身心愉悦,收获明显。
教学素养
为人师表,教学基本功扎实,技术运用得当。
学科功底厚实,知识面广,有探求新知的热情。
努力形成教学特色,有创新意识。
(3)学生素质发展的评价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单元目标落实的评价主要针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是否有利于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发展,是否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表3)
表3学生素养发展评价
评价指标
指标描述
评价等级
学生兴趣
学习兴趣浓厚,能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有勇于探究解决问题的强烈意识、合作意识、交流意识。
优
良
中
差
学生能力
善于倾听,能收集处理信息;善于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核心素养
在数与运算模块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数感、运算能力、推理能力等数学核心素养得到发展。
在图形与几何模块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的空间观念、几何直观等数学核心素养得到发展。
在统计与概率模块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应用意识等数学核心素养得到发展。
在方程与代数模块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的符号意识、模型思想等数学核心素养得到发展。
3.评价的形式
为了更好地促进单元目标的落实,在评价形式上主要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形式。
(1)过程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就是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评价教师教学目标设定是否合理,是否从整个单元角度设定课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设计是否围绕教学目标,是否符合学生实际,教学过程是否激发学生兴趣、教学成效是否明显等。过程性评价主张评价主体和客体的整合,将评价“嵌入”教学的过程中,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对教和学进行全面把握。
(2)终结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是评价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在过程性评价的基础上实施的评价,主要是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由教师在学期结束时进行。终结性评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进取心,有效促进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
4.评价的方法
新课程评价体系中,要求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既要有教师的评价,同时也要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与对学生的尊重。
(1)自评
“自评”就是由被评价者学生作为评价者,对自己在数学课程中的成果进行评价。学生应是单元目标落实成果评价的主体,学生既是评价的对象,也是评价者。开展学生的自我评价,是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重要途径,也能促进单元目标的改进。
(2)他评
“他评”贯穿于“课程内容评价”“课程实施评价”“课程成效评价”的主要环节,是单元目标实施评价的主要方法。在“课程内容评价”中由专家进行评价;在“课程实施评价”中,由学校教导处等课程管理者对教师进行评价;在“课程成效评价”中,由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
“自评”和“他评”相结合,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与进取作用,促进学生的提高和单元目标的改进。
5.评价的队伍
在开展“基于数学课标的单元目标落实的评价”中,由课题组组长加强对课题的管理;由本课题小组的成员共同制定评价的内容、形式和具体方法。评价的队伍由区骨干教师、教研员、和学校行政领导组成。评价的方式由测试法、访谈法、听课等形式进行。评价的队伍是否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能否对教研组进行科学的正确评价是决定评价公正与否的重要因素。因此,评价组成员应具有良好的业务素养和认真踏实的工作态度。
以上为《基于数学课标的单元目标落实的评价(5)》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