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青岛大学路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教学应用案例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信息窗4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学生学会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并能利用公式解决问题。
2.借助具体的实物和模型,学生经历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建立长方体、正方体计算公式的模型,提升学生的推理能力、归纳概括的能力等数学素养,体验探索学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长方体、正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若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谈话:同学们,我们生活中有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纸箱和盒子,你都留意观察过它们的形状吗?现在我们来看老师带来的三个纸箱。
谈话:从图中你收集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预设一:可乐箱的长、宽、高分别是7分米、3分米和2分米。
预设二:啤酒箱的棱长是3分米。
预设三:桃汁盒的长、宽、高分别是10厘米、7厘米、20厘米。
谈话: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全班交流,板书学生所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怎样求可乐箱的体积呢?啤酒箱的体积呢?(板书)
桃汁饮料盒能盛多少升饮料?(板书)
【设计意图】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根据生活中常见的箱子和盒子,发现信息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热情,为学生理解、感悟知识奠定基础。
二、动手操作,探究方法
(一)探索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1.独立思考,自主探索
谈话:求可乐箱和啤酒箱的的体积实际上就是求什么呢?
预设一:求可乐箱的体积就是求长方体的体积。
预设二:求啤酒箱的体积就是求正方体的体积。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揭某某:今天我们就来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谈话:那么怎样计算体积呢?我们借助学具来研究怎样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2.动手操作,理解木块的总数与长方体的体积数是相等的。
谈话:每个小组都有事先准备好的长6厘米、宽2厘米、高3厘米的萝卜模型、直尺和小刀,还有若干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木块。
谈话:你们打算怎样利用这些学具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呢?同学们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
全班汇报:
预设一:面积的大小就是含有“面积单位”的数量,体积的大小应该就是含有“体积单位”的数量吧?
预设二:可以先把长方体切成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再数一数有多少个,就知道体积是多少了。
预设三:也可以用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木块摆一摆。
教师总结并提出合作要求:小组长负责分好工:有切萝卜模型的、有摆小正方体木块的、有记录的,并且要注意用小刀的安全。选择你喜欢的学具进行研究。
小组合作开始,教师巡视指导操作。
全班交流:
预设一:我们小组是把长方体萝卜切割成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再数一数有多少个,就知道体积是多少了?
追问:怎样切的?
接着回答:我们小组先用直尺根据长、宽、高量出这个模型的长每1厘米一段,宽每1厘米一段,高某某1厘米一段进行标记,然后根据标记进行切割。先切长,再切宽,最后切高。最后切出的是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数一数一共有36个,所以这个模型中含有36个1立方厘米,它的体积就是36立方厘米。(课件演示)
预设二:我们小组是用用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木块摆一摆。
追问:怎样摆的?
接着回答:长是6厘米,一排可以摆6个。宽2厘米,一层可以摆2排。高3厘米,可以摆3层。木块总数:6×2×3=3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
集体订正时说清解题依据,单位名称先写成立方厘米,再换成毫升。
【设计意图】习题的设计增强知识应用的层次性、趣味性,培养学生提出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同时,所选题目也体现了浓浓的生活味,很强的开放性,练习的过程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和教师的民主性。
四、回顾整理、总结提升
谈话:同学们,这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回想一下,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以具体的问题引领学生从“积极”“合作”“会问”“会想”“会用”几个方面全面回顾梳理,帮助学生积累一些基本的活动经验,养成全面回顾的习惯,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