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 第1单元备课

本文由用户“00糖宝66”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3-01-13 20:58:10 举报文档

以下为《九年级语文 第1单元备课》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宁阳十一中 九年级语文 单元备课

第 一单元

单元主题

泛舟浩瀚诗海



主备人

张某某

备课组成员

张某某 吕某某 王某某 刘敏



单

(教材 简析、

知识 结构、教学重点

难点)

一、教材分析

诗歌是人类灵魂深处的呐喊。本单元教学内容明晰,教学结构严谨。五首抒情诗,其中有一首旧体词,四首中国当代诗,均以自然万物为题。既有政治领袖,又有文学奇才;既有经典名家,又有诗坛新秀;既有传统名作,又有朦胧新诗。分布均衡,主从突出,难度适宜,表现不同审美特征和文化价值的交流和对话。

作为诗歌单元,教师不宜多讲,更不宜仅注重理性的分析,关键在于带领学生深入地感知形象,通过联想和想象,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进入诗中的情境,体悟诗意,因此,教师应着重引导学生对意象的把握和意境的感受。

二、 重点

1.巩固已有的诗歌知识,并掌握诗歌朗读的技巧。

2.理解五首诗词的重点字词句,体会诗歌的情感。

3.理解诗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创作手法。

三、难点:

1.比较这五首诗歌在形象内涵、主题思想、艺术手法、语言特色上的异同,体 会古今、中外诗歌的不同风格。

2.学会从诗歌的意境、音韵和情感三个方面进行鉴赏,领会三者之间的关系,并尝试进行拓展阅读。

3.体会并能够基本掌握想象与联想的方法,尝试诗歌写作。





学情

分析

通过三年的初中语文学习,学生已经阅读相当数量的诗词歌赋,具备一定的诗歌知识和诵读技巧。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结合助读系统和练习系统进行自学活动,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合作的探究活动。九年级的学生已基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初步具有独立的审美鉴赏能力。



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五首诗歌以自然界万物为描写对象,动景和静景有机组合,交替呈现美的世界。引导学生反复推敲诗句,细致深入地体会内涵,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以往欣赏诗歌的经验,加以联想和想象,体味诗中的形象和意境,从而深切地感受诗歌语言丰富的表现力。

2.学生能够熟读乃至背诵诗歌。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语言美、情感美、意境美和韵律美,体会诗歌的魅力,并且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掌握比较阅读的方法,并且运用这种方法认识本单元五首诗歌在具体内容、语言特点、表现手法、感情意蕴等方面的异同。



教 学

重点

难点

突破

诗歌学习一直是教学的难点。传统语文教学一贯提倡“诵读”、“涵咏”,让学生通过朗读,体悟诗中的意境美、音韵美和情感美,因此,在本单元的学习过程之中,教师应该精讲、少讲,通过适当的问题设计、内容点拨、活动组织,和学生一起分享这五首诗歌或浓或淡的情感历程,体会自然的曼妙、精神的自由和历史的厚重。

1.帮助学生联系前两年的学习,共同构建诗歌的知识系统,巩固文体、文学的基本知识。



课时

划分

第1课 《沁园春·雪》 1课时

第2课 《我爱这土地》 1课时

第3课 《乡愁》 l课时

第4课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1课时

第五课 《我看》 l课时

写作 2课时



单元

过关

评价

设计



1、县单元诊断试题

2、限时检测题

3、晨读检查背诵

4、课堂字词过关、文学常识等知识。





学习

内容

沁园春 雪

总第01

课时

年 月 日



学习

目标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目找出诗中的意象和所展现的意境。

诗歌中与“我”、“你”及“他”指代谁?

2.再读感悟,默读诗歌,结合课下注释以及资料理解感悟诗意。结合PPT上的问题思考,3分钟后小组之间讨论思考的结果,并把小组成员的答案互相结合,组长总结汇总报告。

(1)朗读第一小节诗歌,划出能表现春风和春草特点的词语并分析它们的表达效果。概括说说春风春草的特点。

朗读二三小节的内容,说一说在作者笔下“大自然”有什么特点?是通过哪些词语表现出来的?

作者在最后一节中作者因自然的激发而生出怎样的愿望?是通过哪些词语体现出来的?

课后读穆旦的另一首抒情诗《春》,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比较与《我看》的异同。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九年级语文 第1单元备课》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