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第1课时 表内除法、有余数的除法【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10总复习
本单元包括三部分内容:一是成长小档案;二是数学活动;三是全册所学知识的综合练习(练习二十二)。成长小档案用4幅图涵盖了本学期学习的主要内容:万以内数的认识;有余数的除法;数据收集整理;图形的运动。这些内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有些内容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新知识,为此,在回顾与整理时进行了特别的突出。接着还安排了两项数学活动:活动1是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活动2是图形运动的再体验、再感受。最后是综合练习,进一步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达到查漏补缺的目的。
整个复习过程中,“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复习突出十进制思想。教科书展示图片蕴含着丰富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将认数的内容系统化,并把握知识的本质。“表内除法”和“有余数的除法”相结合复习,以对比促进理解和系统化。在复习时可以进一步沟通两者之间的关系,突出本质上的统一。混合运算的编排除教学运算的顺序外,还可加深学生对4种运算本身的认识,进一步沟通运算之间的关系。复习时应通过教学活动加以体现,让学生透过知识表面抓住其本质,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数据收集整理”的复习应注重让学生体验统计的全过程。复习“图形的运动”时,将直观与抽象结合。教科书中还有一些知识虽然没有以图示的形式呈现,回顾时也应受到重视。
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大部分学生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计算能力也有了明显的提高,能应用乘法口诀计算表内除法,掌握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认识万以内的数并进行比较和计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认识了轴对称图形、平移和旋转现象,克与千克,能掌握统计方法,通过分析统计表提出并解决问题。但还是有一部分学生学习基础比较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尤其是解决问题部分比较被动。根据学生目前存在的问题,在复习阶段要进行系统性的复习,积极引导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掌握解题方法,帮助学生不断总结,及时反馈,使复习有实际效果,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努力做好培优补差工作,争取达到一个满意的效果。
1.围绕核心概念,帮助学生系统梳理知识。例如万以内数的认识选用以下策略:由直观到抽象,再由抽象到直观。可以从实物图、计数器、算盘表示数进而抽象到数位顺序表、数位、计数单位和计数单位的个数表示数;再由数联系到数位顺序表、计数器甚至实物图表示数。让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梳理知识,把握知识之间的联系,掌握学习方法,进行高效复习。
2.在计算复习中,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复习计算题时,让学生说说计算方法及算理,说说题意,说说先算什么、错在哪里等,对于培养学生养成仔细读题、认真计算、及时检查计算过程和结果的良好习惯及反思能力非常有益,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3.教师要设置综合、有趣的数学活动完成复习。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需要创设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以综合而有层次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放手让学生自主回顾、梳理知识、实现自我巩固提高。切不可把所学知识在原有基础上再重演一遍。第1课时 表内除法、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内容
完成教科书P116~119“练习二十二”第1、2、12、14、16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更加明确在什么情况下要用除法解决问题,更好地掌握相关内容。
2.通过复习和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明白除法的意义,能合理调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3.为学生提供反思、归纳、整理、体验的机会,帮助学生养成回顾与反思的良好学习习惯,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
自主复习归纳与整理。
?教学难点
算理算法的推理过程的理解与升华。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3.将下列算式填在合适的( )里。
( )>( )>( )>( )
4.一筐苹果50个,最少去掉( )个苹果,正好可以平均分给7名同学;最少添上( )个苹果,正好可以平均分给8名同学。
5.(广东中山)按照下面的规律排列正方形,第14个正方形是( )色的。如果按照这个规律排列24个正方形,其中红色的正方形有( )个。
参考答案
二、1.5 35÷7=5 8 40÷5=8 2.7 4
3.81÷9 56÷7 36÷6 24÷8 4.1 6 5.绿 8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第1课时 表内除法、有余数的除法【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