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数学课堂-发展探究能力

本文由用户“miemie009”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3-19 19:33:23 举报文档

以下为《优化数学课堂-发展探究能力》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优化数学课堂 发展探究能力

“探究是学习的生命”。《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并且把过程性目标确定为“经历”、“体验”和“探索”三个方面。然而学生的探索意识和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教师科学地给予引导和培养。

1 顺应学生天性,营造自主探究氛围

教师要树立科学的教育思想、正确的学生观,了解学生年龄特征,顺应学生天性,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使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为培养探究精神提供保证。

1.1爱护和培养好奇心

好奇是儿童的天性。课堂上,学生常常会提出一些古怪的甚至是荒诞的问题。比如:为什么不能说6可以分成6和0?为什么这幅图画着小鸡而不画别的动物呢?无论他们提出的问题正确与否,教师都应从正面积极引导,鼓励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久而久之,学生的好奇心、自尊心就会和探索意识结合在一起,逐步形成探索精神。

1.2培养自信心,消除依赖心理

依赖意识比较强是许多独生子女普遍存在的弱点。教师应重视消除学生的依赖心理,培养自信、进取的精神。教学中要善于捕捉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对有独到见解的学生给予及时的表扬;对不完整、不正确的说法,引导学生进行自评、互评,帮助分析其错在哪里?为什么出错?怎样补充、改正。

2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培养探究能力

学习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做为教师,不仅要尊重学生,还要相信学生,积极地为学生提供探究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引导他们大胆尝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亲自参与知识的产生过程,体验探究快乐,享受成功的乐趣。

2.1联系生活,激发探究灵感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只有把教材与现实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他们喜欢数学,乐于探究数学。

如教学简单的加减法应用题时:我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引出实例,将学生熟悉的做值日、分东西等生活情境融于加减法知识的学习,缩短了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距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中不自觉地进入新知识的学习。同时引导学生用小棒或圆片摆一摆,移一移,在直观操作中理解“跑来”、“送给”等词语的含义,很自然地发现“一共”、“剩余”等数学问题,体现了生活知识的数学化和数学知识的生活化。

2.2设计开放性练习,启发学生在探索中创新

开放性练习能有效地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引导学生不断探求知识,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能,培养创新精神。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去探索新知,设计开放性练习,启发学生在探索中创新。

(1)一题多解,启发探索。数学中很多知识都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让学生尝试用多种解法,以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创新意识。如学习百分数应用题:商店有一件衣服,售价34元,比原价便宜15%,问比原价便宜了多少元?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学生想出了6种之多。通过这种一题多解的方法,拓展了学生思维空间,学生能从不同角度解决同一问题,培养了创新意识。

(2)一题多变,诱发探究。一题多变的教学设计形式,可使知识得以延伸,同时还能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例如练习分数应用题:五(1)班男生30人,女生是男生的1/3,女生有多少人?学生解答后,教师引导学生:“你能改变其中的一个条件,把它变成一道除法应用题吗?”学生把第二个条件改为:“男生是女生的1/3”。再启发:“能改变其中的一个条件把它变成一道两步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平形四边形面积用割补法求得,梯形面积也能用割补法推导吗?”然后,组织小组合作交流,学生通过操作、合作、探究,提出了以下四种设想:

(1) (2) (3) (4)

由于教学的开放,学生不仅学会了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而且学到了新的问题转化归结为熟悉的基本问题而加以解决的方法,体现了合作的智慧和一股强有劲的探索精神。

总之,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在落实“数学课程标准”精神的今天,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充足的自主空间,引导开展探究性学习,培养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使学生的数学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优化数学课堂-发展探究能力》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