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第6课时 解决问题 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解决问题
库南完小 张某某
教学内容
教科书P33例9及“做一做”,完成教科书P35“练习七”第7题。
教学目标
1.经历用列表法一一列举解决问题的全过程,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2.引导学生体会用列表法有助于不重复、不遗漏地列举各种方案,感受这一策略的特点和价值。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用列表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重点
用列表的方法整理各种可能的方案。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习题。
【学情预设】预设1:租3辆2人车。
预设2:租1辆2人车和1辆3人车。
预设3:租2辆3人车。
师:刚才同学们回答了几种租车的方案,那么思考一下,如果要把这几种方案用一种形式表示出来,让我们一目了然,用什么方法比较好呢?(列表法)
师:我们来试一试吧!
师:大家看,这样我们一下子就能看出有几种方案,哪种方案最合适。
师:在日常生活和数学学习中,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常常需要运用各种策略,列表法也是解决问题的策略之一。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用列表法解决问题。(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初步体会了用列表法解决问题的优越性,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探究活动的积极性。
二、探究新知识
课件出示教科书P33例9。
1.明确题意。
师:从图中你们了解到哪些信息?
【学情预设】两辆车要运8吨煤,一辆载质量2吨,另一辆载质量3吨,每次每辆车要装满。
师: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学情预设】求的是怎样安排能恰好运完8吨煤。
师:“恰好运完8吨煤”是什么意思?
【学情预设】不能少运,也不可超出,即少于8吨或超过8吨都不合题意。
2.探究策略。
(1)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
师:如果只用载质量2吨的车某某,要运几次才能运完?如果只用载质量3吨的车某某,几次才能运完?
学生交流列式并汇报。
(2)引导学生探寻不同方案。
师:还有其他的方案吗?能否将两辆车同时派出来运呢?同桌之间互相讨论。
全班交流,并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3)指导学生列表呈现方案。
师:如何让大家的这些方案一目了然呢?请看表格。(课件出示空白表格)
学生独立填写表格,教师巡视。
汇报交流。(教师注意收集几份学生的表格,在讲台上展示。)
【学情预设】预设1:找到几种方案,但排列是无序的。教师要予以肯定,并追问:能否再有条理一点呢?
预设2:有条理地罗列几种方案。
师:想一想,为什么×××的表格看起来很有条理呢?你认为他有遗漏或者重复的方案吗?他的表格有什么规律吗?
(注意从不同角度来列表展示,既可以从2吨的开始,也可以从3吨的开始。)
师:表格第一行怎么填写比较合适?
【学情预设】(只用1辆车某某完的情况)如下表:
学生独立完成其他方案。(教师提示:可以怎样有顺序地表示出派车方案呢?)
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适时点拨。
完成后汇报交流。学生边说,课件边呈现。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表格,总结通过列表有序呈现派车方案的方法:当只用1辆车某某完的次数找到后,以此类推,如果是4次,那接下来可以探究3次、2次……直到0次。
师:比较两个表格,你发现了什么?
【学情预设】第2个表格比第1个表格呈现的方案简单一些。
师:选择从大车入手列举可简化方案。
全班交流。
根据表格,学生选择符合题意的派车方案。
(4)检验反思。
引导学生将选择的方案根据题目检验一下,看是否符合题意。
【设计意图】列表解决实际问题,可以有序呈现解决问题的方案,防止列出方案时产生遗漏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列表法有什么优点?(不重复,不遗漏,一目了然)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选择方案①和④都可以恰好把煤运完。可以从小车入手列举,也可以从大车入手列举。不重复,不遗漏。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中,教师引导学生充分经历探索结论的过程,引导学生有序思考,尝试验证,并为学生的自主探究预留了充分的时间。学生在经历了例题处理后,在解决后面的习题过程中,还是出现不用列表法,而是直接选择列式解决的现象,这说明学生没有体会到列表法的优点或没能熟练掌握列表法。尤其是对于数据较大,可选择方案较多时,不用列表法就不方便解决问题了,部分学生没有体会到这一点,对新知识还是有抵触情绪,要引导鼓励学生多接触新知识。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第6课时 解决问题 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