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实体举牌验收制度

本文由用户“ATX890”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1-04-01 06:59:53 举报文档

以下为《工程实体举牌验收制度》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工程实体举牌验收制度

目的及意义

为近一步落实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完善质量保障体系提升建筑工程品质的指导意见》的文件相关要求,杜绝工程实体出现渗漏水及回填土塌陷产生的裂缝等质量问题,减少和消除质量事故的发生,规范***工程质量验收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所属各分(子)公司所用项目

3、现场举牌验收部位

3.1房建工程:桩基工程、护壁工程、地基处理及地基验槽、土方回填、防水工程(基础底板及外墙、室内有水房间、屋面)、关键部位钢筋工程、地下室后浇带及施工缝、重大混凝土缺陷处理。(详见附件2)

3.2市政工程:桩基工程、桩基检测、承台(系梁)、墩身(柱)、盖某某、箱梁、桥面铺装、填方路基(土)、挖方路基(土)、路基底基层、路面基层、面层。(详见附件2)

3.3停止点检查:工程定位、防水基层、防水层、地下室后浇带、门窗框安装及塞缝、室外雨污管道安装、精装放线定位。(详见附件3)

验收牌的内容包括:工程名称、分项工程名称(停止点)、验收部位、验收内容、验收结论、验收人、验收时间。(详见附件1)

5、举牌验收参加人员:施工单位施工班组长、专业工长、项目质量员、项目总工、分公司质量经理(质量负责人),监理单位专业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工程师选择20%参加。

6、实体举牌验收管理要求

6.1分公司质量经理(质量负责人)参加防水工程、土方回填工程举牌验收,其它部位由项目相关管理人员参加。

6.2各项目要严格履行现场联合验收,关键的节点及停止点进行现场举牌拍照验收,建立举牌验收管理台账,由监理单位组织,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覆盖率100%,建设单位覆盖率20%。发生质量问题按验收照片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罚。

附件1:验收牌

附件2:举牌验收节点一览表

附件3:举牌验收停止点一览表

附件4:《关于完善质量人障体系提升建筑工程品质的指导意见》

附件1 验收牌样式

验收牌

项目名称





分项工程名称(停止点)





验收部位





验收内容





验收结论





验收人





验收时间





注:验收人包含施工班组长、专业工长、项目质量员、项目总工、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工程师选择20%参加。

附件2 举牌验收节点一览表

表2.1 举牌验收节点一览表(建筑)

序号

举牌验收

节点

验收要点

管控要求/相关记录



1.1

桩基工程

桩成孔尺寸,成孔长度,

桩身长度,钢筋规格、型号、数量、间距,砼标号。



成孔深度和截面尺寸;扩大头直径和高度;钢筋规格和型号和数量、间距。 相关记录:

1、照片:成孔完成后的孔深,截面尺寸测量照片;钢筋笼加工完成后的长度、截面尺寸测量照片;钢筋笼下孔后孔口处照片。

2、隐蔽工程验收记录表。



1.2

护壁工程

钢筋、砼、预应力、尺寸



锚杆长度、布置方式与间距和锚入长度与方案相符;钢筋网布置与方案相符;喷射砼厚度与方案相符;排水孔预留与方案相符; 相关记录:

1、照片:开挖完成后的侧壁全景照片;钢筋网布设好后的照片;锚杆长度测量照片;砼喷射完成后的侧壁全景照片。

2、隐蔽工程验收记录表。



1.3

地基处理及地基验槽

土方换填、钎探



换填过程控制和完成后确认;钎探过程控制。 相关记录:

1、照片:验槽时全貌照片;换填全景照片和测量照片、换填过程照片;钎探施工过程照片;

2、隐蔽工程验收记录表 。



序号

举牌验收

节点

验收要点

管控要求/相关记录



1.4

土方回填

回填土质、标高、回填密实

回填土质符合相关要求,有确保回填密实性措施。 相关记录:

1、过程回填照片;

2、隐蔽工程验收记录表。



1.5

地下室、屋顶、有水房间防水工程

基层处理、材料品牌质量、搭接长度

基层处理平整、R角处理平滑;附加层、搭接长度、施工工艺符合工艺要求;材料品牌、规格、型号与合同相符。 相关记录:

1、照片:基层处理照片;防水施工过程照片(能反映出附加层、搭接长度);施工完成后的验收照片。

2、隐蔽工程验收记录表。



1.6

关键部位钢筋工程

钢筋连接、钢筋规格、型号、数量,钢筋间距、保护层厚度,预留预埋及定位

钢筋成型质量和施工质量。

相关记录:

1、照片(合模前墙柱梁某某、转换层剪力墙插筋完成时、砼浇筑前)。

2、隐蔽工程验收记录表。



1.7

地下室后浇带、施工缝

清理干净、连接处凿毛处理,砼强度,浇筑方式,振捣,观感,砼平整度,垂直度、截面尺寸,砼养护。

清理、凿毛、模板平整牢固 相关记录:

浇筑前清理干净、凿毛照片,过程振捣照片,完成后照片;

2、隐蔽验收记录表。



1.8

重大砼质量缺陷处理

处理方案及其确认、检测数据、验收结论

每处附一组事前事中事后照片, 相关记录:1、照片、重大缺陷修复方案。



表2.2 举牌验收节点一览表(市政)

序号

举牌验收

节点

验收要点

管控要求/相关记录



2.1

桩基工程

桩成孔尺寸,成孔长度,桩身长度,钢筋规格、型号、数量、间距,砼标号。

成孔深度和截面尺寸;扩大头直径和高度;钢筋规格和型号和数量、间距。 相关记录:

1、照片:成孔完成后的孔深,截面尺寸测量照片;钢筋笼加工完成后的长度、截面尺寸测量照片;钢筋笼下孔后孔口处照片。

2、隐蔽工程验收记录表。



2.2

桩基检测

桩顶标高、桩顶混凝土质量,测管深度(声波探测)

1、照片:验收现场,测管下放深度;

2、检验完毕后填写现场检桩记录;



2.3

承台(系梁)

混凝土垫层厚度、平整度;承台钢筋间距、规格、数量,模板尺寸;混凝土;承台顶面标高;墩身预埋钢筋位置;

承台施工前应注意垫层厚度、平整度进行检查;承台施工钢筋间距、数量、混凝土标号、模板尺寸;

1、照片:垫层施工完毕后复核标高;弹线,承台尺寸位置;钢筋验收;模板验收;拆模以后复核承台尺寸,承台外观质量;

2、钢筋隐蔽验收记录表;



2.4

墩身(柱)

模板进场试拼装、墩柱预埋钢筋位置、预埋钢数量,新旧混凝土接触面处理;模板拼缝(清水混凝土),盖某某标高;墩柱混凝土(外观);

墩柱施工前应复核预埋钢筋位置、数量,承台顶面墩柱混凝土凿毛处理,模板拼装;混凝土尺寸、外观质量;

1、照片:承台顶面墩身放样、弹线;钢筋数量、间距;模板垂直度;混凝土尺寸、外观质量;

2、钢筋隐蔽验收记录表;



2.5

盖某某

模板试拼、盖某某钢筋、混凝土,支座垫石钢筋预埋位置

盖某某施工前应复核支座垫石钢筋预埋位置,盖某某钢筋数量间距,弯起钢筋位置(有预应力钢束的,检查预应力束管道坐标)、模板拼装;混凝土尺寸、外观质量;

1、照片:盖某某钢筋、间距、数量,垫石预埋钢筋位置;

2、钢筋隐蔽验收记录表;



2.6

箱梁

模板试拼、钢筋骨架、预应力定位管道坐标、混凝土、预应力张某某、压浆、封某某

箱梁预制应注意钢筋数量、间距、预应力管道坐标、混凝土外观尺寸、钢束张某某、孔道压浆;

1、照片:箱梁骨架钢筋数量、间距;预应力管道位置坐标;混凝土成型质量;张某某应力读书;压浆及封某某;



序号

举牌验收

节点

验收要点

管控要求/相关记录



2.7

桥面铺装

桥面铺装钢筋数量、间距;混凝土厚度;

桥面铺装钢筋间距数量、桥面铺设平整、拉毛;

照片:桥面钢筋数量、间距;桥面混凝土铺装完毕后成型效果;



2.8

填方路基(土)

清表:压实度;

路基每层:填筑厚度、宽度、平整度、压实度;

路基顶面:平整度、宽度、横坡、高程、中线偏位、压实度、弯沉值

根据路基填筑要求,填料要符合图纸及规范要求,每层填筑厚度,宽度要符合规范要求,平整度、压实度要满足图纸及规范要求;

1、照片:每层填筑完毕后;成型后检测路基质量;



2.9

挖方路基(土)

路基宽度;成型路基:平整度、宽度、横坡、高程、中线偏位、压实度、弯沉值

挖方路基成型后路基质量验收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1、照片:路基挖方完成后;检测路基质量;



2.10

路基底基层

填料要求、填筑厚度、平整度、宽度、横坡、高程、中线偏位、压实度

底基层施工完毕后质量验收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1、照片:底基层施工完毕后,检测各项指标质量;



2.11

路面基层

基层填筑厚度、材料填筑质量、平整度、宽度、横坡、压实度(无侧限抗压强度)

基层施工完毕后,钻芯取样厚度、强度满足图纸要求;

1、照片:基层验收各项指标质量;钻心取样厚度,钻心成型效果;



2.12

面层

面层填筑厚度、材料填筑质量、平整度、宽度、横坡、压实度、弯沉

面层施工完毕后,钻心取样厚度、密实度、弯沉值、满足图纸要求;

1、照片:面层施工各指标质量,钻心取样厚度;



附件3 停止点检查一览表

序号

检查点名称

检查

时间

检查前提条件

检查内容

检查频次

检查方式

备 注



3.1

单体定位

筏板垫层施工后基础施工前

1、 规划部门提供定位放线点资料; 2、 测量仪器准备完成; 3、测量仪器检定、精度符合要求; 4、复核方案审批完成并交底;

1、坐标控制基准轴线 2、基准顺准点 3、 按图纸对建筑物的朝向、方位、轴线位置逐一复核

100%覆盖项目所有单体

现场测量,对应内业资料检查





3.2

防水基层 (地下室底板、外墙、顶板,屋面,厨卫间,阳台、露台)

防水层 施工前

1、 基层施工完成,施工方自检合格; 2、 避雷装置及相关设备基础已施工完成; 3、 卷材或涂料原材料合格证、准用证(许可证)、复试合格报告齐全; 4、 施工方案已审批、施工人员上岗证(防水工); 5、 施工单位防水施工交底记录; 6、 蓄水试验完成并合格,需提供相关验收记录。

1、 防水基层(应坚实、平整、干燥;无起砂、空鼓、开裂、脱皮现象;坡度符合设计要求); 2、 墙体对拉螺杆处理:外露螺杆已割除;螺杆眼已封堵; 3、 预留孔洞、施工缝(后浇带)、地漏、女儿墙、防水反坎、管道进出口、外露管道、阳某某等细节处理质量(堵孔砼浇筑密实;防水反坎质量、墙体根部阴角八字角;地漏落低等)

地下室外墙、顶板、屋面100%;卫生间、阳台、露台区域每一施工班组的首批次。

现场观感目测、工具检测, 对应内业资料检查

防水基层:泛指防水找平层,如无找平层时即为结构面层



序号

检查点名称

检查

时间

检查前提条件

检查内容

检查频次

检查方式

备 注



3.3

防水层 (地下室底板、外墙、顶板,屋面,厨卫间,阳台、露台)

防水层 隐蔽前

 防水层施工完毕、施工方自检合格

1、防水层施工质量(防水涂料:涂料平均厚度要求,表面平整,涂刷均匀,不得有流淌、皱折、鼓泡、露胎体和翘边等缺陷;防水卷材:卷材搭接宽度要求、搭接缝应某某(焊)结牢固,密封某某密,不得有皱折、翘边和鼓泡等缺陷;收头与基层粘结并固定,缝口封某某,不得翘边); 2、防水卷材(涂料)上翻(外露)高度符合设计规范要求(屋面及露台:完成面以上250MM); 3、细部处理:附加层、天沟、檐沟、檐口、水落口、泛水、变形缝、转角处、阴阳角、墙体管道根部和伸出层面管道等。

地下室外墙板、底板、顶板、屋面100%;卫生间、阳台、露台区域每一施工班组的首批次。

现场观感目测、工具检测, 对应内业资料检查

如同一部位涉及多道防水层时,每道防水层均需检查验收



3.4

地下室后浇带

混凝土浇捣前

1、 后浇带施工(钢筋、模板)完成,施工方自检合格 2、止水钢板已安装完毕,自建合格 3、 施工交底记录

1、检查止水带、止水板的安装固定质量,要求固定牢固、位置准确; 2、检查后浇带模板支设质量,保证模板牢固、防漏浆及跑模措施执行情况; 3、后浇带施工缝剔凿、清理情况; 4、后浇带浇筑必须满足设计的要求时间;收缩型后浇带一般在两侧混凝土龄期达到 42 天后施工,沉降型后浇带必须待高层部位主体结构施工结束、沉降基本完成后浇筑。 5、后浇带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浇筑,抗渗和抗压等级按设计要求,且不应低于两侧混凝土。 6、后浇带混凝土一次浇筑,不留设施工缝;混凝土浇筑后及时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 28 天。

覆盖所有施工验收批次

现场观感目测、工具检测, 对应内业资料检查





序号

检查点名称

检查

时间

检查前提条件

检查内容

检查频次

检查方式

备 注



3.5

门窗框安装、塞缝

门窗塞缝隐蔽前

1、门窗及连接件质量合格证明书以及性能检测报告 2、门窗框已安装完毕,施工方自检完毕 3、门窗塞缝样板已完成,并验收确认 4、门窗塞缝施工交底记录 5、门窗塞缝施工已完成,施工方自检合格

1、门窗质量(型号、规格、尺寸、性能、开启方向、安装位置、连接方式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2、门窗框安装、预埋件(门窗框和副框的安装牢固;预埋件的数量、位置、埋设方式,与框的连接方式符合设计要求) 3、表面质量及成品保护(表面洁净、平整、光滑、色泽一致、无锈蚀。大面无划痕、碰伤。保护膜连续无破损) 4、框与墙体之间的缝隙大小(缝隙介于8mm-12mm之间) 5、门窗框安装质量(垂直度、水XX、框标高) 6、门窗框体与墙体之间缝隙填嵌饱满连续 ,无切割现象。 7、填嵌材料符合设计规范及集团标准 8、门窗成品保护措施到位

每一施工班组的首批次验收必须进行“停止检查”

现场观感目测、工具检测, 对应内业资料检查





3.6

室外雨污管道安装

覆土回填前

1、单项管线施工图、室外管线综合图施工图齐全; 2、施工用材料已进场验收。

1、雨污水管道位置、标高符合设计要求; 2、雨污水管道管径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3、雨污水管道敷设的坡度、坡向符合设计要求; 4、管道支撑符合施工规范要求; 5、管道接口安装符合设计与施工规范要求; 6、建筑物外墙套管、过管与套管已封堵; 7、灌水试验完成。

100%覆盖所有施工验收批次

现场观感目测、工具检测, 对应内业资料检查





3.7

精装放线定位

放线定位完成,铺贴施工前

1、墙地砖、吊顶龙骨等排版图审批通过;

2、放线定位施工单位自查合格。

1、楼层及户内标高控制线; 2、户内湿作业墙地面排版放线; 3、户内墙、顶面造型线、标高定位线、吊杆定位线等。

100%覆盖项目所有单体每一施工班组首批次

现场观感目测、工具检测, 对应内业资料检查





 附件4: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完善质量保障体系提升建筑工程品质指导意见的通知



国办函〔2019〕9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部门: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完善质量保障体系提升建筑工程品质的指导意见》已经国务院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

国务院办公厅   2019年9月15日

?

关于完善质量保障体系提升建筑工程品质的指导意见

住房城乡建设部

?

  建筑工程质量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城市未来和传承,事关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品质总体水平稳步提升,但建筑工程量大面广,各种质量问题依然时有发生。为解决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面临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完善质量保障体系,不断提升建筑工程品质,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以及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建筑工程质量问题为切入点,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逐步完善质量保障体系,不断提高工程质量抽查符合率和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升建筑工程品质总体水平。

  二、强化各方责任

  (一)突出建设单位首要责任。建设单位应加强对工程建设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严格履行法定程序和质量责任,不得违法违规发包工程。建设单位应切实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保证合理工期和造价。建立工程质量信息公示制度,建设单位应主动公开工程竣工验收等信息,接受社会监督。(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展改革委负责)

  (二)落实施工单位主体责任。施工单位应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岗位责任制度,设置质量管理机构,配备专职质量负责人,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推行工程质量安全手册制度,推进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将质量管理要求落实到每个项目和员工。建立质量责任标识制度,对关键工序、关键部位隐蔽工程实施举牌验收,加强施工记录和验收资料管理,实现质量责任可追溯。施工单位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负责,不得转包、违法分包工程。(住房城乡建设部负责)

  (三)明确房屋使用安全主体责任。房屋所有权人应承担房屋使用安全主体责任。房屋所有权人和使用人应正确使用和维护房屋,严禁擅自变动房屋建筑主体和承重结构。加强房屋使用安全管理,房屋所有权人及其委托的管理服务单位要定期对房屋安全进行检查,有效履行房屋维修保养义务,切实保证房屋使用安全。(住房城乡建设部负责)

  (四)履行政府的工程质量监管责任。强化政府对工程建设全过程的质量监管,鼓励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具备条件的社会力量进行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和抽测,探索工程监理企业参与监管模式,健全省、市、县监管体系。完善日常检查和抽查抽测相结合的质量监督检查制度,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检查方式和“互联网+监管”模式,落实监管责任。加强工程质量监督队伍建设,监督机构履行监督职能所需经费由同级财政预算全额保障。强化工程设计安全监管,加强对结构计算书的复核,提高设计结构整体安全、消防安全等水平。(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应某某负责)

  三、完善管理体制

  (一)改革工程建设组织模式。推行工程总承包,落实工程总承包单位在工程质量安全、进度控制、成本管理等方面的责任。完善专业分包制度,大力发展专业承包企业。积极发展全过程工程咨询和专业化服务,创新工程监理制度,严格落实工程咨询(投资)、勘察设计、监理、造价等领域职业资格人员的质量责任。在民用建筑工程中推进建筑师负责制,依据双方合同约定,赋予建筑师代表建设单位签发指令和认可工程的权利,明确建筑师应承担的责任。(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展改革委负责)

  (二)完善招标投标制度。完善招标人决策机制,进一步落实招标人自主权,在评标定标环节探索建立能够更好满足项目需求的制度机制。简化招标投标程序,推行电子招标投标和异地远程评标,严格评标专家管理。强化招标主体责任追溯,扩大信用信息在招标投标环节的规范应用。严厉打击围标、串标和虚假招标等违法行为,强化标后合同履约监管。(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市场监管总局负责)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关行业协会应完善行业约束与惩戒机制,加强行业自律。建立建筑工程责任主体和责任人公示制度。企业须公开建筑工程项目质量信息,接受社会监督。探索建立建筑工程质量社会监督机制,支持社会公众参与监督、合理表达质量诉求。各地应完善建筑工程质量投诉和纠纷协调处理机制,明确工程质量投诉处理主体、受理范围、处理流程和办结时限等事项,定期向社会通报建筑工程质量投诉处理情况。(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负责)

  (四)强化督促指导。建立健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品质提升评价指标体系,科学评价各地执行工程质量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落实质量责任制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质量监督队伍建设、建筑质量发展、公众满意程度等方面状况,督促指导各地切实落实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各项工作措施。(住房城乡建设部负责)

  六、抓好组织实施

  各地区、各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完善质量保障体系、提升建筑工程品质工作,健全工作机制,细化工作措施,突出重点任务,确保各项工作部署落到实处。强化示范引领,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积极开展试点,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加强舆论宣传引导,积极宣传各地的好经验、好做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文章尾部最后5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工程实体举牌验收制度》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