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小学 《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电子教案1》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课 题
《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
课 型
演唱
课 时
1
一、教学目标
聆听《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爱国主义题材音乐作品的感染下,进一步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
二、教学重点
通过聆听和演唱歌曲,激发学生的爱国激情。
三、教学难点
通过聆听和演唱歌曲,激发学生的爱国激情。
教
学
过
程
(一)组织教学
1.设问:为什么人们把十月称为金秋?(气候、季节、节日……)
2.欣赏《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
3.出示歌词,再次欣赏:边看谱边欣赏。研究的问题:歌曲由几部分组成?为什么?
4.分段深入欣赏:
5.细致地聆听全歌曲。研究的问题:
(1)歌曲给你什么感受与启示?
(2)对“我们走进明天的洪流”这句词你怎样理解?
(二)教学小结
授课教师二次备课
教
后
反
思
课 题
《红旗颂》
课 型
演唱
课 时
2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红旗颂》,感受音乐庄严深情的爱国情感。
2.了解音乐的基本表现要素(速度、节奏)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提高分辨乐曲速度、节奏和情绪的能力。
3.通过多种形式参与音乐,丰富情感体验,培养音乐素养。
二、教学重点 充分感受、体验主题音乐的情绪情感。
三、教学难点 听辨主题的重复和变化。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
1.师生讨论:红旗代表了什么?
2. 导入课题《红旗颂》。所以,才诞生了《红旗颂》这一首庄严乐曲。
(二)分段聆听《红旗颂》
3.聆听红旗主题。
(三)完整欣赏《红旗颂》
(1)设问:让我们完整欣赏乐曲《红旗颂》,听的过程中可以哼唱,可以动起来。并注意听,音乐主题在乐曲中一共出现了几次?
(2)聆听《红旗颂》,边听边参与音乐表现。
(3)听后交流。
授课教师二次备课
教
后
反
思
课 题
《祖国祖国我们爱你》
课 型
演唱
课 时
3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的:能用欢乐、活跃的情绪,甜蜜的歌声演唱歌曲,并积极地参与表演歌曲。
2.才能目的:开发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表示力和发明力,培育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团结协作的才能。
二、教学重点在凝听中完全地唱好并表示好这首歌曲。
三、教学难点第三乐句的歌颂和激发学生对祖国的酷爱之情。
教
学
过
程
1.组织教学
2.导入新课
(1)课件展现世界地图。
(2)课件展现中国地图。
(3)用《祖国,祖国,我们爱你》的伴奏做背景音乐,同时课件展现祖国的风光图片(如:长城、故宫、黄河等)和奥运夺金、火箭发射、阅兵仪式等出色片断,让学生观赏。
3.揭示、板书并歌颂课题
4.凝听歌曲,突破难点
5.知识扩大,情感升华
6.课堂延长
授课教师二次备课
教
后
反
思
课 题
《猜调》
课 型
演唱
课 时
4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学唱歌曲《猜调》,了解歌曲诙谐欢快的风格特点。初步掌握几种基本的演唱形式。
2.通过多种演唱形式的结合演绎,体验云南儿童游戏歌曲的特点。
3.通过对几首对歌的对比聆听,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通过聆听《猜调》,了解其风格特点
三、教学难点 能通过多种形式来表现歌曲
教
学
过
程
1.组织教学
2.导入
3.欣赏《猜调》
(1)初听《猜调》
(2)复听《猜调》
4.用几种不同的演唱形式来表现《猜调》
5.欣赏不同版本的《猜调》
6.拓展
7.师总结
欢乐的音乐课很快就结束了,今天我们一起欣赏并学习了云南民歌《猜调》,还欣赏了许多不同地区的对歌,相信你们对对歌这种的演唱形式已经十分熟悉了,希望同学们在平时的生活中能用心收集,也去找找我们身边的对歌。
授课教师二次备课
教
后
反
思
课 题
《摇船调》
课 型
演唱
课 时
5
一、教学目标
通过歌曲《摇船调》的学习感悟谜语的乐趣,丰富学生对民族歌曲的情感体验;感受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诙谐的情趣;激发学生喜爱民族音乐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1.反复跳跃记号
2.唱好3、4小节的一字多音,以及唱准附点节奏
三、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即兴的创编歌词,表演,体验其童趣。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谜语激趣)
(二)课程展开(音乐闯关)
1.歌词节奏
2.歌曲对答学唱
课件出示:1 2 3 5.?1 6 1 2 3 3 0?2 5 2 3 2 1?2.3 5 6 1 -?
什么 圆圆, 在呀在 半 天哟? 什么 圆圆, 在 河 边?
3.衬词的节奏和音乐
4.学习音乐知识
(四)创编
(五)小结
授课教师二次备课
教
后
反
思
课 题
《一只鸟仔》
课 型
演唱
课 时
6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台湾民歌,让学生了解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我们大陆与台湾同胞要相亲相爱,友好相处。鸟类也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大家都应该爱护鸟类,保护环境。
二 、教学重点
能够准确地听出歌曲中的下滑音,并用有表现力的声音来演唱。
三、教学难点
通过打击乐器、拍手为歌曲伴奏。
教
学
过
程
(一) 师生问好,组织教学
(二)故事形式导入
1.节奏训练
(三)教学过程
1.出示课题(课件《一只鸟仔》歌谱),聆听范唱。
2.师讲解歌词大意
4.复听范唱,要求学生轻声跟唱
5.在四分休止符“o”处用“XX”拍出(表示群鸟收到求助信号)
6.歌曲情感处理
7.打击乐伴奏
(四)小结
授课教师二次备课
教
后
反
思
课 题
《空山鸟语》
课 型
演唱
课 时
7
一、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二胡独奏曲《空山鸟语》,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感情,了解民族音乐家刘天华的生平。
二、教学重点
通过欣赏二胡独奏曲《空山鸟语》,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感情,了解民族音乐家刘天华的生平。
三、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体验展开想象,并通过模仿、对比欣赏加深学生对乐曲情感和意境的理解。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
(二)拉弦乐器介绍
1.出示课件乐器图。
2.重点介绍二胡
(三)欣赏教学
1.作曲家介绍
2.初听
3.分段听,理解各段意境。
4.再听
5.创作
(四)小结
让同学们思考并讨论,今天我们学到了些什么?
授课教师二次备课
教
后
反
思
课 题
《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
课 型
演唱
课 时
1
一、教学目标
聆听《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爱国主义题材音乐作品的感染下,进一步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
二、教学重点
通过聆听和演唱歌曲,激发学生的爱国激情。
三、教学难点
通过聆听和演唱歌曲,激发学生的爱国激情。
教
学
过
程
(一)组织教学
1.设问:为什么人们把十月称为金秋?(气候、季节、节日……)
2.欣赏《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
3.出示歌词,再次欣赏:边看谱边欣赏。研究的问题:歌曲由几部分组成?为什么?
4.分段深入欣赏:
5.细致地聆听全歌曲。研究的问题:
(1)歌曲给你什么感受与启示?
(2)对“我们走进明天的洪流”这句词你怎样理解?
(二)教学小结
授课教师二次备课
教
后
反
思
课 题
《红旗颂》
课 型
演唱
课 时
2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红旗颂》,感受音乐庄严深情的爱国情感。
2.了解音乐的基本表现要素(速度、节奏)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提高分辨乐曲速度、节奏和情绪的能力。
3.通过多种形式参与音乐,丰富情感体验,培养音乐素养。
二、教学重点 充分感受、体验主题音乐的情绪情感。
三、教学难点 听辨主题的重复和变化。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
1.师生讨论:红旗代表了什么?
2. 导入课题《红旗颂》。所以,才诞生了《红旗颂》这一首庄严乐曲。
(二)分段聆听《红旗颂》
3.聆听红旗主题。
(三)完整欣赏《红旗颂》
(1)设问:让我们完整欣赏乐曲《红旗颂》,听的过程中可以哼唱,可以动起来。并注意听,音乐主题在乐曲中一共出现了几次?
(2)聆听《红旗颂》,边听边参与音乐表现。
(3)听后交流。
授课教师二次备课
教
后
反
思
课 题
《祖国祖国我们爱你》
课 型
演唱
课 时
3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的:能用欢乐、活跃的情绪,甜蜜的歌声演唱歌曲,并积极地参与表演歌曲。
2.才能目的:开发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表示力和发明力,培育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团结协作的才能。
二、教学重点在凝听中完全地唱好并表示好这首歌曲。
三、教学难点第三乐句的歌颂和激发学生对祖国的酷爱之情。
教
学
过
程
1.组织教学
2.导入新课
(1)课件展现世界地图。
(2)课件展现中国地图。
(3)用《祖国,祖国,我们爱你》的伴奏做背景音乐,同时课件展现祖国的风光图片(如:长城、故宫、黄河等)和奥运夺金、火箭发射、阅兵仪式等出色片断,让学生观赏。
3.揭示、板书并歌颂课题
4.凝听歌曲,突破难点
5.知识扩大,情感升华
6.课堂延长
授课教师二次备课
教
后
反
思
课 题
《猜调》
课 型
演唱
课 时
4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学唱歌曲《猜调》,了解歌曲诙谐欢快的风格特点。初步掌握几种基本的演唱形式。
2.通过多种演唱形式的结合演绎,体验云南儿童游戏歌曲的特点。
3.通过对几首对歌的对比聆听,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通过聆听《猜调》,了解其风格特点
三、教学难点 能通过多种形式来表现歌曲
教
学
过
程
1.组织教学
2.导入
3.欣赏《猜调》
(1)初听《猜调》
(2)复听《猜调》
4.用几种不同的演唱形式来表现《猜调》
5.欣赏不同版本的《猜调》
6.拓展
7.师总结
欢乐的音乐课很快就结束了,今天我们一起欣赏并学习了云南民歌《猜调》,还欣赏了许多不同地区的对歌,相信你们对对歌这种的演唱形式已经十分熟悉了,希望同学们在平时的生活中能用心收集,也去找找我们身边的对歌。
授课教师二次备课
教
后
反
思
课 题
《摇船调》
课 型
演唱
课 时
5
一、教学目标
通过歌曲《摇船调》的学习感悟谜语的乐趣,丰富学生对民族歌曲的情感体验;感受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诙谐的情趣;激发学生喜爱民族音乐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1.反复跳跃记号
2.唱好3、4小节的一字多音,以及唱准附点节奏
三、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即兴的创编歌词,表演,体验其童趣。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谜语激趣)
(二)课程展开(音乐闯关)
1.歌词节奏
2.歌曲对答学唱
课件出示:1 2 3 5.?1 6 1 2 3 3 0?2 5 2 3 2 1?2.3 5 6 1 -?
什么 圆圆, 在呀在 半 天哟? 什么 圆圆, 在 河 边?
3.衬词的节奏和音乐
4.学习音乐知识
(四)创编
(五)小结
授课教师二次备课
教
后
反
思
课 题
《一只鸟仔》
课 型
课 时
6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台湾民歌,让学生了解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我们大陆与台湾同胞要相亲相爱,友好相处。鸟类也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大家都应该爱护鸟类,保护环境。
二 、教学重点
能够准确地听出歌曲中的下滑音,并用有表现力的声音来演唱。
三、教学难点
通过打击乐器、拍手为歌曲伴奏。
教
学
过
程
(一) 师生问好,组织教学
(二)故事形式导入
1.节奏训练
(三)教学过程
1.出示课题(课件《一只鸟仔》歌谱),聆听范唱。
2.师讲解歌词大意
4.复听范唱,要求学生轻声跟唱
5.在四分休止符“o”处用“XX”拍出(表示群鸟收到求助信号)
6.歌曲情感处理
7.打击乐伴奏
(四)小结
授课教师二次备课
教
后
反
思
课 题
《空山鸟语》
课 型
演唱
课 时
7
一、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二胡独奏曲《空山鸟语》,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感情,了解民族音乐家刘天华的生平。
二、教学重点
通过欣赏二胡独奏曲《空山鸟语》,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感情,了解民族音乐家刘天华的生平。
三、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体验展开想象,并通过模仿、对比欣赏加深学生对乐曲情感和意境的理解。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
(二)拉弦乐器介绍
1.出示课件乐器图。
2.重点介绍二胡
(三)欣赏教学
1.作曲家介绍
2.初听
3.分段听,理解各段意境。
4.再听
5.创作
(四)小结
让同学们思考并讨论,今天我们学到了些什么?
授课教师二次备课
教
后
反
思
课 题
《顽皮的杜鹃》
课 型
演唱
课 时
8
一、教学目标
在学唱歌曲《顽皮的杜鹃》过程中,感受歌曲的音乐情绪以及小杜鹃活泼可爱的音乐形象,和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二、教学重点
正确运用顿音的方法,表现曲中杜鹃欢快的歌声;
三、教学难点
初步掌握弱起节奏,运用断连和不同的力度来表现杜鹃活泼可爱的杜鹃的音乐形象。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
1.在《春天的歌》乐曲声中律动进教室
2.音阶发声练习
?(二)学习歌唱部分
1.设疑导入、听赏歌曲:
2.顿音的学唱
3.捉迷藏的游戏
演唱
1.生带入歌词完整的演唱
2.弱起节奏的复习
3.歌曲结束部分的处理:
(四)歌表演
(五)在歌声中出教室
授课教师二次备课
教
后
反
思
课 题
《柳树姑娘》
课 型
演唱
课 时
9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柳树姑娘》的学习,从诗、歌、画中感受柳树的形象,并由主题向速度、情感及审美的拓展。
2.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各项学习活动。
3.通过“意境”方式,培养学生进行简单二声部合唱练习。
二、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柳树姑娘》。
三、教学难点
二声部合唱教学。
教
学
过
程
(一)猜谜语——导课
1.师生问好
2.猜谜语:
(二)请柳树——附点四分音符渗透教学、重点句教学
(三) 赞柳树
(四)诵柳树——歌词教学
(五) 唱柳树——歌曲教学
(六)舞柳树
(七)拓展延伸
(八) 音乐作业:寻找赞颂柳树的古诗,(在音乐中结束课堂)
授课教师二次备课
教
后
反
思
课 题
《嘀哩嘀哩》
课 型
演唱
课 时
10
一、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用轻盈而有弹性的声音、清淅的咬字、吐字练唱歌曲《嘀哩嘀哩》,表达对春天的热爱之情,并教育同学们热爱大自然。
二、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用轻盈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三、教学难点
歌曲的第五、六句(第二乐段的一、二句)。
教
学
过
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三)综合练习:
(四)学习歌曲。
(五)教学延伸,自我展示。
(六)小结:
师:大家真了不起,通过刚才的展示,看的出同学们都很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迷人的景色,可这些都需要我们每个人的保护才会有的,我希望同学们都行动起来,去爱护、保护大自然,去争做“绿色小标兵”,让我们的校园,祖国,世界变的更美丽。
(听《嘀哩嘀哩》音乐走出教室)
授课教师二次备课
教
后
反
思
课 题
《春天举行音乐会》
课 型
演唱
课 时
1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在体验中准确使用休止符及十六分音符
二、教学重点
能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春天举行音乐会》,演唱中做到有强弱的变化。
三、教学难点
休止符的准确使用
教
学
过
程
(一)描述春天美景,感受春的气息
(二)探索春天的音响
(三)师生和谐互动,学唱春天的歌曲
(四)拓展欣赏名曲,感受春天的美丽
1.谈话:同学们的表现太出色了! 把老师都给比下去了。
2.谈话: 同学们,今天我们参加了春天举行的音乐会,高兴吗?大自然因为春天的到来变得五彩缤纷,春天因为有了这场音乐会而变得生机勃勃。春天是开心的大本营,春天是快乐的好心情。让我们一起走进春天,热爱春天吧!
授课教师二次备课
教
后
反
思
课 题
《我是小音乐家》
课 型
演唱
课 时
12
一、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吉他、小提琴和法国号。
2.聆听《我是小音乐家》,感受歌曲轻松活泼情绪,激发学习兴趣。
3.在轻松活泼的律动中学会歌曲。
二、教学重点
在轻松活泼的律动中学会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
三、教学难点
正确演唱第四乐句,对比第四乐句与其他乐句的不同之处。
教
学
过
程
(一)在律动中体会歌曲的情绪特点
1.导语:今天我们要举行快乐的音乐会,在这个快乐的音乐会上老师要带给大家一首快乐的音乐,你们想听么?(播放《我是小音乐家》的伴奏音乐,师做拍手表演)
2.问:你们觉得这首歌曲的情绪如何啊?
3.师:老师也想来表达快乐的心情,下面请你们来看看老师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会某地地区音乐的民族风格特点。
二、教学重点
1.正确把握切分节奏。
2.学生能够能情绪饱满地、准确地演唱歌曲《小巴郎,童年的太阳》。
3.能以简单的舞蹈动作进行歌表演。
教学难点
拓宽学生音乐文化视野,学习某地的典型音乐节奏及基本舞蹈动作,体会某地地区音乐的民族风格特点。
教
学
过
程
(一)视频导入,激趣赏析
1.播放阿尔法表演视频
2.师:谁知道这个神气的小男孩他是谁,来自哪里吗?(出示照片)生答
(二)闯关游戏,激发难点
(三)学唱歌曲,激情实践
1. 请同学说出演唱情绪并且找出切分节奏,老师逐步点击,带领同学们读一读,并且尝试着唱一唱,学生说一说相同或相似的乐句,唱一唱,再逐步找出后面相似的地方,唱一唱。
2.完整跟琴演唱第一段,解释“亚克西”在维语里的含义,提示学生反复跳跃记号。
3.师伴奏,生尝试完整演唱第二段
(四)歌曲伴舞,激烈体验
(五)课堂总结
授课教师二次备课
教
后
反
思
[文章尾部最后5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小学 《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电子教案1》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