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 《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电子教案1

本文由用户“kevin20102010”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1-03-24 03:28:10 举报文档

以下为《小学 《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电子教案1》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课 题

《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

课 型

演唱

课 时

1



一、教学目标

聆听《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爱国主义题材音乐作品的感染下,进一步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

二、教学重点

通过聆听和演唱歌曲,激发学生的爱国激情。

三、教学难点

 通过聆听和演唱歌曲,激发学生的爱国激情。





(一)组织教学

1.设问:为什么人们把十月称为金秋?(气候、季节、节日……)

2.欣赏《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

3.出示歌词,再次欣赏:边看谱边欣赏。研究的问题:歌曲由几部分组成?为什么?

4.分段深入欣赏:

5.细致地聆听全歌曲。研究的问题:

(1)歌曲给你什么感受与启示?

(2)对“我们走进明天的洪流”这句词你怎样理解?

(二)教学小结

授课教师二次备课

















课 题

《红旗颂》

课 型

演唱

课 时

2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红旗颂》,感受音乐庄严深情的爱国情感。

2.了解音乐的基本表现要素(速度、节奏)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提高分辨乐曲速度、节奏和情绪的能力。

3.通过多种形式参与音乐,丰富情感体验,培养音乐素养。

二、教学重点 充分感受、体验主题音乐的情绪情感。

三、教学难点 听辨主题的重复和变化。





(一)导入

1.师生讨论:红旗代表了什么?

2. 导入课题《红旗颂》。所以,才诞生了《红旗颂》这一首庄严乐曲。

(二)分段聆听《红旗颂》

3.聆听红旗主题。

(三)完整欣赏《红旗颂》

(1)设问:让我们完整欣赏乐曲《红旗颂》,听的过程中可以哼唱,可以动起来。并注意听,音乐主题在乐曲中一共出现了几次?

(2)聆听《红旗颂》,边听边参与音乐表现。

(3)听后交流。

授课教师二次备课



















课 题

《祖国祖国我们爱你》

课 型

演唱

课 时

3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的:能用欢乐、活跃的情绪,甜蜜的歌声演唱歌曲,并积极地参与表演歌曲。

2.才能目的:开发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表示力和发明力,培育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团结协作的才能。

二、教学重点在凝听中完全地唱好并表示好这首歌曲。

三、教学难点第三乐句的歌颂和激发学生对祖国的酷爱之情。





1.组织教学

2.导入新课

(1)课件展现世界地图。

(2)课件展现中国地图。

(3)用《祖国,祖国,我们爱你》的伴奏做背景音乐,同时课件展现祖国的风光图片(如:长城、故宫、黄河等)和奥运夺金、火箭发射、阅兵仪式等出色片断,让学生观赏。

3.揭示、板书并歌颂课题

4.凝听歌曲,突破难点

5.知识扩大,情感升华

6.课堂延长

授课教师二次备课



















课 题

《猜调》

课 型

演唱

课 时

4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学唱歌曲《猜调》,了解歌曲诙谐欢快的风格特点。初步掌握几种基本的演唱形式。

2.通过多种演唱形式的结合演绎,体验云南儿童游戏歌曲的特点。

3.通过对几首对歌的对比聆听,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通过聆听《猜调》,了解其风格特点

三、教学难点 能通过多种形式来表现歌曲





1.组织教学

2.导入

3.欣赏《猜调》

(1)初听《猜调》

(2)复听《猜调》

4.用几种不同的演唱形式来表现《猜调》

5.欣赏不同版本的《猜调》

6.拓展

7.师总结

欢乐的音乐课很快就结束了,今天我们一起欣赏并学习了云南民歌《猜调》,还欣赏了许多不同地区的对歌,相信你们对对歌这种的演唱形式已经十分熟悉了,希望同学们在平时的生活中能用心收集,也去找找我们身边的对歌。

授课教师二次备课



















课 题

《摇船调》

课 型

演唱

课 时

5



一、教学目标

通过歌曲《摇船调》的学习感悟谜语的乐趣,丰富学生对民族歌曲的情感体验;感受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诙谐的情趣;激发学生喜爱民族音乐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1.反复跳跃记号

2.唱好3、4小节的一字多音,以及唱准附点节奏

三、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即兴的创编歌词,表演,体验其童趣。





(一)导入(谜语激趣)

(二)课程展开(音乐闯关)

1.歌词节奏

2.歌曲对答学唱

课件出示:1 2 3 5.?1 6 1 2 3 3 0?2 5 2 3 2 1?2.3 5 6 1 -?

什么 圆圆, 在呀在 半 天哟? 什么 圆圆, 在 河 边?

3.衬词的节奏和音乐

4.学习音乐知识

(四)创编

(五)小结

授课教师二次备课



















课 题

《一只鸟仔》

课 型

演唱

课 时

6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台湾民歌,让学生了解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我们大陆与台湾同胞要相亲相爱,友好相处。鸟类也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大家都应该爱护鸟类,保护环境。

二 、教学重点

能够准确地听出歌曲中的下滑音,并用有表现力的声音来演唱。

三、教学难点

通过打击乐器、拍手为歌曲伴奏。





(一) 师生问好,组织教学

(二)故事形式导入

1.节奏训练

(三)教学过程

1.出示课题(课件《一只鸟仔》歌谱),聆听范唱。

2.师讲解歌词大意

4.复听范唱,要求学生轻声跟唱

5.在四分休止符“o”处用“XX”拍出(表示群鸟收到求助信号)

6.歌曲情感处理

7.打击乐伴奏

(四)小结

授课教师二次备课

















课 题

《空山鸟语》

课 型

演唱

课 时

7



一、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二胡独奏曲《空山鸟语》,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感情,了解民族音乐家刘天华的生平。

二、教学重点

通过欣赏二胡独奏曲《空山鸟语》,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感情,了解民族音乐家刘天华的生平。

三、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体验展开想象,并通过模仿、对比欣赏加深学生对乐曲情感和意境的理解。





(一)导入

(二)拉弦乐器介绍

1.出示课件乐器图。

2.重点介绍二胡

(三)欣赏教学

1.作曲家介绍

2.初听

3.分段听,理解各段意境。

4.再听

5.创作

(四)小结

让同学们思考并讨论,今天我们学到了些什么?

授课教师二次备课



















课 题

《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

课 型

演唱

课 时

1



一、教学目标

聆听《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爱国主义题材音乐作品的感染下,进一步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

二、教学重点

通过聆听和演唱歌曲,激发学生的爱国激情。

三、教学难点

 通过聆听和演唱歌曲,激发学生的爱国激情。





(一)组织教学

1.设问:为什么人们把十月称为金秋?(气候、季节、节日……)

2.欣赏《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

3.出示歌词,再次欣赏:边看谱边欣赏。研究的问题:歌曲由几部分组成?为什么?

4.分段深入欣赏:

5.细致地聆听全歌曲。研究的问题:

(1)歌曲给你什么感受与启示?

(2)对“我们走进明天的洪流”这句词你怎样理解?

(二)教学小结

授课教师二次备课

















课 题

《红旗颂》

课 型

演唱

课 时

2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红旗颂》,感受音乐庄严深情的爱国情感。

2.了解音乐的基本表现要素(速度、节奏)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提高分辨乐曲速度、节奏和情绪的能力。

3.通过多种形式参与音乐,丰富情感体验,培养音乐素养。

二、教学重点 充分感受、体验主题音乐的情绪情感。

三、教学难点 听辨主题的重复和变化。





(一)导入

1.师生讨论:红旗代表了什么?

2. 导入课题《红旗颂》。所以,才诞生了《红旗颂》这一首庄严乐曲。

(二)分段聆听《红旗颂》

3.聆听红旗主题。

(三)完整欣赏《红旗颂》

(1)设问:让我们完整欣赏乐曲《红旗颂》,听的过程中可以哼唱,可以动起来。并注意听,音乐主题在乐曲中一共出现了几次?

(2)聆听《红旗颂》,边听边参与音乐表现。

(3)听后交流。

授课教师二次备课



















课 题

《祖国祖国我们爱你》

课 型

演唱

课 时

3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的:能用欢乐、活跃的情绪,甜蜜的歌声演唱歌曲,并积极地参与表演歌曲。

2.才能目的:开发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表示力和发明力,培育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团结协作的才能。

二、教学重点在凝听中完全地唱好并表示好这首歌曲。

三、教学难点第三乐句的歌颂和激发学生对祖国的酷爱之情。





1.组织教学

2.导入新课

(1)课件展现世界地图。

(2)课件展现中国地图。

(3)用《祖国,祖国,我们爱你》的伴奏做背景音乐,同时课件展现祖国的风光图片(如:长城、故宫、黄河等)和奥运夺金、火箭发射、阅兵仪式等出色片断,让学生观赏。

3.揭示、板书并歌颂课题

4.凝听歌曲,突破难点

5.知识扩大,情感升华

6.课堂延长

授课教师二次备课



















课 题

《猜调》

课 型

演唱

课 时

4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学唱歌曲《猜调》,了解歌曲诙谐欢快的风格特点。初步掌握几种基本的演唱形式。

2.通过多种演唱形式的结合演绎,体验云南儿童游戏歌曲的特点。

3.通过对几首对歌的对比聆听,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通过聆听《猜调》,了解其风格特点

三、教学难点 能通过多种形式来表现歌曲





1.组织教学

2.导入

3.欣赏《猜调》

(1)初听《猜调》

(2)复听《猜调》

4.用几种不同的演唱形式来表现《猜调》

5.欣赏不同版本的《猜调》

6.拓展

7.师总结

欢乐的音乐课很快就结束了,今天我们一起欣赏并学习了云南民歌《猜调》,还欣赏了许多不同地区的对歌,相信你们对对歌这种的演唱形式已经十分熟悉了,希望同学们在平时的生活中能用心收集,也去找找我们身边的对歌。

授课教师二次备课



















课 题

《摇船调》

课 型

演唱

课 时

5



一、教学目标

通过歌曲《摇船调》的学习感悟谜语的乐趣,丰富学生对民族歌曲的情感体验;感受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诙谐的情趣;激发学生喜爱民族音乐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1.反复跳跃记号

2.唱好3、4小节的一字多音,以及唱准附点节奏

三、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即兴的创编歌词,表演,体验其童趣。





(一)导入(谜语激趣)

(二)课程展开(音乐闯关)

1.歌词节奏

2.歌曲对答学唱

课件出示:1 2 3 5.?1 6 1 2 3 3 0?2 5 2 3 2 1?2.3 5 6 1 -?

什么 圆圆, 在呀在 半 天哟? 什么 圆圆, 在 河 边?

3.衬词的节奏和音乐

4.学习音乐知识

(四)创编

(五)小结

授课教师二次备课



















课 题

《一只鸟仔》

课 型



课 时

6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台湾民歌,让学生了解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我们大陆与台湾同胞要相亲相爱,友好相处。鸟类也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大家都应该爱护鸟类,保护环境。

二 、教学重点

能够准确地听出歌曲中的下滑音,并用有表现力的声音来演唱。

三、教学难点

通过打击乐器、拍手为歌曲伴奏。





(一) 师生问好,组织教学

(二)故事形式导入

1.节奏训练

(三)教学过程

1.出示课题(课件《一只鸟仔》歌谱),聆听范唱。

2.师讲解歌词大意

4.复听范唱,要求学生轻声跟唱

5.在四分休止符“o”处用“XX”拍出(表示群鸟收到求助信号)

6.歌曲情感处理

7.打击乐伴奏

(四)小结

授课教师二次备课

















课 题

《空山鸟语》

课 型

演唱

课 时

7



一、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二胡独奏曲《空山鸟语》,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感情,了解民族音乐家刘天华的生平。

二、教学重点

通过欣赏二胡独奏曲《空山鸟语》,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感情,了解民族音乐家刘天华的生平。

三、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体验展开想象,并通过模仿、对比欣赏加深学生对乐曲情感和意境的理解。





(一)导入

(二)拉弦乐器介绍

1.出示课件乐器图。

2.重点介绍二胡

(三)欣赏教学

1.作曲家介绍

2.初听

3.分段听,理解各段意境。

4.再听

5.创作

(四)小结

让同学们思考并讨论,今天我们学到了些什么?

授课教师二次备课



















课 题

《顽皮的杜鹃》

课 型

演唱

课 时

8



一、教学目标

在学唱歌曲《顽皮的杜鹃》过程中,感受歌曲的音乐情绪以及小杜鹃活泼可爱的音乐形象,和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二、教学重点

正确运用顿音的方法,表现曲中杜鹃欢快的歌声;

三、教学难点

初步掌握弱起节奏,运用断连和不同的力度来表现杜鹃活泼可爱的杜鹃的音乐形象。





 (一)导入

1.在《春天的歌》乐曲声中律动进教室

2.音阶发声练习

?(二)学习歌唱部分

1.设疑导入、听赏歌曲:

2.顿音的学唱

3.捉迷藏的游戏

演唱

1.生带入歌词完整的演唱

2.弱起节奏的复习

3.歌曲结束部分的处理:

(四)歌表演

(五)在歌声中出教室

授课教师二次备课



















课 题

《柳树姑娘》

课 型

演唱

课 时

9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柳树姑娘》的学习,从诗、歌、画中感受柳树的形象,并由主题向速度、情感及审美的拓展。

2.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各项学习活动。

3.通过“意境”方式,培养学生进行简单二声部合唱练习。

二、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柳树姑娘》。

三、教学难点

二声部合唱教学。







(一)猜谜语——导课

1.师生问好

2.猜谜语:

(二)请柳树——附点四分音符渗透教学、重点句教学

(三) 赞柳树

(四)诵柳树——歌词教学

(五) 唱柳树——歌曲教学

(六)舞柳树

(七)拓展延伸

(八) 音乐作业:寻找赞颂柳树的古诗,(在音乐中结束课堂)

授课教师二次备课

















课 题

《嘀哩嘀哩》

课 型

演唱

课 时

10



一、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用轻盈而有弹性的声音、清淅的咬字、吐字练唱歌曲《嘀哩嘀哩》,表达对春天的热爱之情,并教育同学们热爱大自然。

二、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用轻盈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三、教学难点

歌曲的第五、六句(第二乐段的一、二句)。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三)综合练习:

(四)学习歌曲。

(五)教学延伸,自我展示。

(六)小结:

师:大家真了不起,通过刚才的展示,看的出同学们都很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迷人的景色,可这些都需要我们每个人的保护才会有的,我希望同学们都行动起来,去爱护、保护大自然,去争做“绿色小标兵”,让我们的校园,祖国,世界变的更美丽。

(听《嘀哩嘀哩》音乐走出教室)

授课教师二次备课



















课 题

《春天举行音乐会》

课 型

演唱

课 时

1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在体验中准确使用休止符及十六分音符

二、教学重点

能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春天举行音乐会》,演唱中做到有强弱的变化。

三、教学难点

休止符的准确使用







(一)描述春天美景,感受春的气息

(二)探索春天的音响

(三)师生和谐互动,学唱春天的歌曲

(四)拓展欣赏名曲,感受春天的美丽

1.谈话:同学们的表现太出色了! 把老师都给比下去了。

2.谈话: 同学们,今天我们参加了春天举行的音乐会,高兴吗?大自然因为春天的到来变得五彩缤纷,春天因为有了这场音乐会而变得生机勃勃。春天是开心的大本营,春天是快乐的好心情。让我们一起走进春天,热爱春天吧!

授课教师二次备课



















课 题

《我是小音乐家》

课 型

演唱

课 时

12



一、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吉他、小提琴和法国号。

2.聆听《我是小音乐家》,感受歌曲轻松活泼情绪,激发学习兴趣。

3.在轻松活泼的律动中学会歌曲。

二、教学重点

在轻松活泼的律动中学会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

三、教学难点

正确演唱第四乐句,对比第四乐句与其他乐句的不同之处。







(一)在律动中体会歌曲的情绪特点

1.导语:今天我们要举行快乐的音乐会,在这个快乐的音乐会上老师要带给大家一首快乐的音乐,你们想听么?(播放《我是小音乐家》的伴奏音乐,师做拍手表演)

2.问:你们觉得这首歌曲的情绪如何啊?

3.师:老师也想来表达快乐的心情,下面请你们来看看老师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会某地地区音乐的民族风格特点。

二、教学重点

1.正确把握切分节奏。

2.学生能够能情绪饱满地、准确地演唱歌曲《小巴郎,童年的太阳》。

3.能以简单的舞蹈动作进行歌表演。

教学难点

拓宽学生音乐文化视野,学习某地的典型音乐节奏及基本舞蹈动作,体会某地地区音乐的民族风格特点。





(一)视频导入,激趣赏析

1.播放阿尔法表演视频

2.师:谁知道这个神气的小男孩他是谁,来自哪里吗?(出示照片)生答

(二)闯关游戏,激发难点

(三)学唱歌曲,激情实践

1. 请同学说出演唱情绪并且找出切分节奏,老师逐步点击,带领同学们读一读,并且尝试着唱一唱,学生说一说相同或相似的乐句,唱一唱,再逐步找出后面相似的地方,唱一唱。

2.完整跟琴演唱第一段,解释“亚克西”在维语里的含义,提示学生反复跳跃记号。 

3.师伴奏,生尝试完整演唱第二段

(四)歌曲伴舞,激烈体验

(五)课堂总结

授课教师二次备课



















[文章尾部最后5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1. 浅谈音乐课堂如何开展教学观察与诊断
  2. 听评课评分标准
  3. 小学写字拓展教学工作总结
  4. 省赛决赛获奖作品-教学实施报告
  5. 高效课堂教学评价表
  6. 一年级教案模板
  7. 六年级教案模板
  8. 三年级教案模板
  9.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案例教学评价量规表
  10. 教学设计的有效性
  11. 小学二年级课堂教学设计方案及技术运用的说明(模版)
  12. 疫情线上教学反馈
  13. 初中语文学科教学常规问题解决常规计划
  14. 如何写好教学设计
  15. 如何写好教学设计
  16. 地球与地球仪教学反思
  17. 初中数学的教学设计和反思
  18. 小学复学衔接计划语文
  19. “一师一优课”和“一课一名师”活动“优课”教学标准
  20. 春季学期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教学比赛评分标准

以上为《小学 《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电子教案1》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