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教案-【精品】《桂某某》教学设计1》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精品】《桂某某》教学设计1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扣题导入,初识桂花
教师引导:在前两篇课文中,我们学习了郭沫若笔下如诗一般优美的白鹭,作者用语言描绘了三幅优美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我们又一起读懂了许地山笔下朴实无华的落花生,体会到了作者通过对比悟出的要做有用的人的人生感悟。请看大屏幕,知道这是什么花吗?说起桂花,你了解多少呢?
出示课件1:
预设1:桂花是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它有很多的种类。
预设2:桂花在南方比较常见,一般在中秋节前后开放,香气很浓郁。
预设3:桂花采摘下来还可以制作成桂花茶,还可以做成糕点。
预设4:桂花被很多城市作为市花,很受人们欢迎。
教师揭示课题:金秋十月,桂子飘香。题目中还有一个雨字,那什么是桂某某呢?刚看到题目的同学是不是猜测了是桂花盛开的时候下的雨呢?相信已经预习了课文的你已经找到答案了,桂花走进了无数大诗人的诗篇,也进入了台湾著名女作家琦君的童年生活。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琦君的一篇散文,教师板书(3 桂某某)齐读课题。
出示课件2:
二、整体感知,自学字词
1.教师引导读文: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教师引导交流:课前让大家预习了课文,请在小组内交流你识记生字和书写的方法吧。
(1)学生组内交流学习。
(2)全班交流。
①预设1:“箩”借助图片和课文插图识记。
出示课件3:
预设2:“箩”和“杭”都是形声字,可以利用形声字的识字规律来识记。
②教师过渡:的确,借助形声字的识字规律能够很快记住这个字,相信写字表中的形声字你也能很快记住。有的同学利用组词的方式记住他们,我们来读读这些词语。
出示课件4:
③预设3:我觉得“缠”可以用它的字义来记,“缠”字在字典中有三种解释,在本文说缠着母亲,我觉得应该是纠缠的意思。就像平时我们缠着爸爸妈妈做某些事一样。
④重点指导区别同音字:捡 拣
出示课件5:
⑤重点指导“浸”的写法
教师指导:“浸”造字本意是将牛赶到河里洗澡,后来指用水泡,浸透。请你读读课文中含有浸字的语句,说说它的意思。
出示课件6:
教师指导书写:在书写时注意右半部分的上面,中间横笔右端不出头。
⑥教师引导观察:除了“浸”这个字,看看其他左右结构的字都有什么特点?在书写时你又有什么地方需要提醒大家的吗?
出示课件7:
预设:我发现这些左右结构的生字在书写时都是左窄又宽,还要注意左右笔画的穿插避让。
教师过渡: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解决了这些左右结构的生字,那就剩下这几个上下结构的字了,你又有什么需要提醒的吗?
预设:我觉得“箩”这个字的竹字头容易写成草字头,我们可以这样区分,萝卜是一种植物,所以是草字头,箩筐是用竹子编成的,所以就是竹字头,这样就记住啦。
教师小结:大家可以根据同学的提醒,在自己的语文书上写一写,练一练,看谁写得既正确又美观。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教师引导读文:默读课文,桂花给作者带来了哪些美好的回忆?边读边勾画并完成学习单。
出示课件8:
2.小组合作学习
3.全班交流
预设1:作者小时候在故乡,喜欢的就是桂花,还喜欢桂花的香气。在文中照应的段落是1、2自然段。
教师相机板书(爱桂花)
预设2:地点还是在故乡,作者描写了童年时与桂花有关的记忆。主要写了作者与母亲和乡亲们一起摇桂花的事情。在文中对应的段落是3-6自然段。
教师板书(摇桂花)
预设3:这个时候作者离开了家乡,来到了XX,在XX赏桂花,给母亲带桂花,时时想起故乡的”摇花乐”和“桂某某”,对应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现在你再看到桂某某这个题目时,眼前又会浮现怎样的画面呢?我想你可能看到了一位满眼都是乡愁的老人,时时回忆着自己的故乡,用颤抖的手记录下来童年美好的回忆,这就是琦君笔下的桂某某啊。
出示课件18:
六、布置作业
布置作业:课下就请同学们继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相信有了这节课的学习,你会有更多的感悟。思乡一直是很多文人墨客笔下的主题,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你也可以找来林海音的《城南旧事》、鲁迅的《故乡》读一读,看看他们对故乡又有怎样的情感。
出示课件19:
七、板书设计
3 桂某某
爱桂花——迷人的香气
摇桂花——兴奋、欢乐 借助桂花抒发感情
忆桂花——思乡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教案-【精品】《桂某某》教学设计1》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