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及其结构变化

本文由用户“zhangyidezhangha”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3-08-18 17:20:54 举报文档

以下为《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及其结构变化》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一、引言

全球化和全球价值链的发展对企业和国家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和结构变化,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治理能力和绩效,进而影响一国的经济发展质量乃至国际地位。因此,研究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及其结构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旨在从增加值视角重新阐述全球价值链位置测度和结构分解方法,并改进现有的企业位置测度方法,以实证研究中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及其结构变化。通过对中国企业的实证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和变化趋势,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

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使用了增加值视角,重点关注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增加值贡献。通过改进现有的企业位置测度方法,我们可以更准确地度量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同时,通过对全球价值链的结构分解,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角色和地位。

在研究结果上,我们发现中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整体位置和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从2000年至2014年,中国企业的整体上游度和生产复杂度显著提高,产业链向上游延伸。此外,一般贸易企业在综合进出口位置和出口上游度方面表现出较高的水平,而进口下游度相对较低。而东部地区企业更偏向于最终消费品出口,而进口下游度较大,体现了东部地区的加工组装特点。此外,国有企业在各类出口上游度方面相对较高,进口下游度相对较低,导致其综合进出口位置最高。

最后,在影响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因素分析中,我们发现企业的全要素生产、人均工资水平和资本密集度对企业出口上游度具有正向影响,而企业规模的影响为负。这些因素的影响可以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综上所述,本文从增加值视角重新阐述了全球价值链位置测度和结构分解方法,并改进了现有的企业位置测度方法,以实证研究中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及其结构变化。通过对中国企业的实证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和变化趋势,并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二、全球价值链位置测度和结构分解方法

A. 增加值视角的重要性

在全球价值链中,企业的位置可以通过增加值视角进行测度。增加值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附加价值,是从原材料到最终产品的转化过程中所增加的价值。通过增加值视角,可以更准确地衡量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

B. 全球价值链位置测度方法的改进

本文改进了Chor等人(2014)的企业位置测度方法,具体如下:

1. 综合进出口位置的测度:

综合进出口位置反映了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整体位置。本文采用了国际贸易增加值的概念,将企业的出口和进口分别乘以企业所在国家的出口和进口的增加值比例,得到企业的综合进出口位置。

2. 出口上游度和进口下游度的测度:

出口上游度反映了企业出口产品与最终需求之间的距离,进口下游度反映了企业进口产品与最终需求之间的距离。本文采用了输入输出表的方法,根据不同产品的生产环节,计算企业的出口上游度和进口下游度。

C. 全球价值链结构分解方法

为了更好地理解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结构变化,本文采用了全球价值链结构分解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 将企业的增加值按照不同产品的生产环节进行分类,得到不同产品的增加值。

2. 根据不同产品的生产环节,计算各个环节的增加值占比。

3. 根据各个环节的增加值占比,计算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

通过以上改进的全球价值链位置测度和结构分解方法,可以更准确地测量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和结构变化。本文将使用这些方法来实证测算和分析中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及其结构变化。三、中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及其结构变化

A. 2000-2014年中国企业的整体变化

根据研究结果,2000-2014年中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整体上游度和生产复杂度都有显著的提高。这表明中国企业的产业链在这段时间内向上游延伸,从简单的加工和组装转向更复杂的生产环节。这一趋势的发展反映了中国制造业的升级和转型。

B. 一般贸易企业与加工贸易企业的对比分析

一般贸易企业与加工贸易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存在一定的差异。研究结果显示,一般贸易企业的综合进出口位置和出口上游度都高于加工贸易企业,但进口下游度却低于加工贸易企业。这意味着一般贸易企业更多地出口中间投入品,离最终需求的距离相对较远,而进口相对上游产品进行生产。而加工贸易企业一般进口相对下游的产品进行简单组装加工,形成最终消费品再出口。

C. 东部地区企业的特点分析

研究结果还显示,***的综合进出口位置和出口上游度相对较低,更偏向于最终消费品出口。而进口下游度较大,偏向于进口基本成型的中间品。这体现了东部地区的加工组装特点,与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地区特色相符。

D. 国有企业与其他所有制类型企业的比较分析

相对于其他所有制类型企业,国有企业的各类出口上游度相对较高,但进口下游度相对较低。这导致国有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综合进出口位置最高。这一结果可能与国有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更多地掌握核心技术和高附加值环节有关。

综上所述,中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及其结构变化表明了中国制造业的升级和转型。一般贸易企业更注重出口中间投入品,而加工贸易企业更注重进口下游的产品进行加工。东部地区企业更偏向于最终消费品出口,而国有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综合进出口位置最高。这些研究结果对于制定中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政策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附注:以上内容仅为参考,具体撰写时某某根据论文的实际研究结果进行展开和论证。四、影响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因素分析

A. 企业全要素生产对出口上游度的影响

全要素生产能力是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需要具备较高的全要素生产能力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较高的全要素生产能力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创新能力,从而推动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向上游延伸。

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的全要素生产对出口上游度具有正向影响。较高的全要素生产能力意味着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能够更有效地利用资源、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这使得企业能够生产更高端、更复杂的产品,从而在全球价值链中向上游迈进。

B. 人均工资水平对出口上游度的影响

人均工资水平是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另一个重要影响因素。较高的人均工资水平意味着较高的劳动力成本,这对企业的生产成本构成了挑战。然而,较高的人均工资水平也可以促使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推动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向上游延伸。

研究结果显示,人均工资水平对出口上游度具有正向影响。较高的人均工资水平促使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此外,较高的人均工资水平也可以激发企业对更高附加值产品市场的需求,促使企业向上游延伸。

C. 资本密集度对出口上游度的影响

资本密集度是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另一个重要影响因素。较高的资本密集度意味着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更多的资本投入,这对企业的财务能力构成了挑战。然而,较高的资本密集度也可以促使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推动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向上游延伸。

研究结果显示,资本密集度对出口上游度具有正向影响。较高的资本密集度促使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此外,较高的资本密集度也可以激发企业对更高附加值产品市场的需求,促使企业向上游延伸。

D. 企业规模对出口上游度的影响

企业规模是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另一个重要影响因素。较大的企业规模意味着企业能够更好地分摊固定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然而,较大的企业规模也可能导致企业的管理和运营不灵活,从而影响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灵活性。

研究结果显示,企业规模对出口上游度具有负向影响。较大的企业规模可能导致企业的管理和运营不灵活,难以快速适应市场变化。此外,较大的企业规模也可能导致企业对低附加值产品市场的依赖,难以向上游延伸。

综上所述,企业的全要素生产、人均工资水平、资本密集度和规模都对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产生影响。较高的全要素生产、人均工资水平和资本密集度可以推动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向上游延伸,而较大的企业规模可能对企业的位置产生负面影响。因此,企业和政府应该在提高全要素生产能力、加大技术创新投入的同时,注重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灵活性,以适应全球价值链的变化和竞争。五、结论和政策建议

根据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中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整体上游度和生产复杂度在2000-2014年显著提高,产业链向上游延伸。这意味着中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具备更高的治理能力和绩效。

其次,一般贸易企业相比加工贸易企业在综合进出口位置和出口上游度方面表现更好,但进口下游度较低。这表明一般贸易企业更多地从事中间投入品的出口,而进口相对上游产品进行生产。而加工贸易企业主要从事简单组装加工最终消费品的出口。

再次,东部地区企业更偏向于最终消费品出口,而进口下游度较大,体现了东部地区的加工组装特点。这与东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最后,相比其他所有制类型企业,国有企业的各类出口上游度相对较高,但进口下游度较低,导致综合进出口位置最高。这可能与国有企业对资源的掌控和垄断地位有关。

基于以上结论,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首先,政府应加大对企业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向上游延伸。政府可以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财务支持和市场准入支持,帮助企业提升生产复杂度和价值链位置。

其次,政府应加强对一般贸易企业的支持,鼓励企业从事中间投入品的出口。政府可以提供更多的关税减免和出口退税政策,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和出口风险。

再次,政府应加强对东部地区企业的支持,促进其加工组装特点的发展。政府可以加大对东部地区的投资力度,提供更多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培养支持,提升东部地区企业的竞争力。

最后,政府应加强对国有企业的监管和管理,促进其进一步提升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政府可以加强对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监管,防止垄断行为的发生,同时提供更多的市场准入机会,促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创新。

综上所述,通过加强对企业的支持和监管,中国可以进一步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提高企业的治理能力和绩效,促进经济发展质量的提高,提升国际地位。

以上为《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及其结构变化》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