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五年级重点知识总结》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第一单元 观察物体
1、长方体(或正方体)放在桌子上,从不同角度观察,一次最多能看到3个面(或说成:最多同时能看到3个面)。
2、给出一个(或两个)方向观察的图形无法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由三个方向观察到的图形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并还原立体图形。
3、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摆立体图形,有多种摆法。
4、从多个角度观察立体图形(1)先根据平面图分析出要拼搭的立体图形有几层;(2)然后确定要拼搭的立体图形有几排;(3)最后根据平面图形确定每层和每排的小正方体的个数。
第二单元 因数和倍数
1、整除:被除数、除数和商都是自然数,并且没有余数。
大数能被小数整除时,大数是小数的倍数,小数是大数的因数。(注意:一个数不是倍数也不是因数,得说谁是谁的...)
找因数的方法:从除以1开始,整除的留下,直到除数和商交换位置,画U,圈起来的数就是因数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2、整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最小的奇数是1,最小的偶数是0.
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个位上是0的数是2和5的倍数。一个数各个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最大的两位某某(90),最小的三位某某(120)。
3、自然数按因数的个数来分:质数、合数、1.
质数(或素数):有且只有两个因数,1和它本身
合数:至少有三个因数,1、它本身、别的因数
1: 只有1个因数就是1。“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 2是唯一一个是质数的偶数。
不是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2是例外)。不是所有的奇数都是质数(如1.9)
20以内的质数:有8个(2、3、5、7、11、13、17、19)
100以内的质数:2、3、5、7、11、13、17、19、23、29、31、37、41、
43、47、53、59、61、67、71、73、79、83、89、97(背质数口诀表)
加减法计算时,单奇则奇,双奇则偶。(奇数的个数单某某为奇数,与偶数个数无关)
乘法运算中,有偶则偶,无偶则奇。(有偶数,结果就是偶数,没有偶数结果就是奇数)
第三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
长方体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面面积相等,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正方体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所有的面完全相同,所有的面面积相等,所有的棱长度相等。
棱长总和公式
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宽+高)×4 L=(a+b+h)×4
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4+宽×4+高×4 L=a×4+b×4+h×4
长=棱长总和÷4-宽 -高 a=L÷4-b-h
宽=棱长总和÷4-长 -高 b=L÷4-a-h
高=棱长总和÷4-长 -宽 h=L÷4-a-b
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 L=a×12
正方体的棱长=棱长总和÷12 a=L÷12
4、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和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无底(或无盖)长方体表面积= 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ab S=2(ah+bh)+ab
无底又无盖长方体表面积=(长×高+宽×高)×2 S=2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2)连线(从左到右顺次相连)
注意复式折线统计图要有图例。
单式折线统计图形容词:逐年增多(或减少),逐年波动,最后趋于平稳。
4、复式折线统计图形容词:在( 某个 )阶段,谁比谁怎么样
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找次品
数目与测试的次数的关系:2~3个物体,测1次
4~9个物体,测2次
10~27个物体,测3次
28~81个物体,测4次
82~243个物体,测5次
244~729个物体,测6次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五年级重点知识总结》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