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浅析《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浅析《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这首诗在某种意义上是顾某某作为“童话诗人”的代表性自白,它展示了诗人对于天真幻境的无限迷恋。在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方面,我们很难提出一个具体的语境,我们仅知道,在1981年,“文革”的岁月仿佛已经离得很远,但人间的痛苦依然存在,顾某某已经失业,正与谢烨陷于热恋之中,爱意和被爱使诗人对生命充满了童真的信念,仿佛世界可以由他“任性”地加以描绘和构筑。这是一个中国知识分子人文理想得到幻觉式膨胀的年代。在思想和文学领域,人们经常谈论的是人性的自由与解放,好像一旦获得这种解放,我们就可以企及真正的生活天堂。
正是私人的和时代的这两种浪漫主义交汇成了顾某某的“童话”,“任性”只是打开这一童话的性格钥匙,或者只是一个非常个人化的理由,它使“童话”世界的呈现有了心理的契机。
接着是童话世界的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看到命运之手的严酷。
这首诗还流露出顾某某的一些重要的精神特质:他作为“东方某某”个体的强烈的民族主义意识,作为流亡者的对“大海”的无限渴望,以及“涂去一切不幸”的浪漫主义立场。要理解顾某某,就必须对这些精神特质给予必要的关注。
然而,尽管顾某某竭力营造着天真的幻象世界,这个“任性的孩子”最终不能走进他自己的话语乌托邦里,经过三十七年的努力,他发现了这一切的徒劳,最后,他用锋利的斧子拆毁了自己的童话。
对于《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的识读,还可以使我们了解到另一个语言事实,即顾某某的诗并没有像许多人曾经攻击过的那样“朦胧”和“晦涩”,相反,它呈现出一种清新流畅的明快风格,所有的段落都以“我”为开端,展开了某种主体中心的句式,仿佛是一个孩子半梦半醒时分的自言自语。这种语言气质与顾某某的童话精神是紧密融合的。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浅析《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