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4课《月迹》教案

本文由用户“ymylpq”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3-21 21:44:03 举报文档

以下为《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4课《月迹》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4课

月迹

一、教材解说和学情分析:

《月迹》是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写得一篇散文。课文描写了在中秋之夜,为了寻找月亮,一群孩子从堂屋追到院子,又从院子跑到河滩,充满了童真童趣。全文按照“盼月——寻月——议月”展开,本次教学的重点就是在“寻月”。作为一片略读课文,本次教学大体就只有两个目标,一是掌握“寻月”的过程,二是品味语言的好玩有趣。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学习描写景物的变化。”孩子们在前两篇的精读课文中已经习得了一些方法。因此《月迹》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课例,学生可以根据学法迁移自主学习。自主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感知贾平凹语言的妙趣,化为己用。

二、教学目标:

1借助作业本2题,寻找月亮的足迹,梳理文章脉络。

2找关键词,抓独特的语言表达,通过朗读想象的方式,品味月亮动态美之趣,并迁移赏读3——20自然段,体会作者细腻的感受和动人的描写。

3学法迁移,尝试描写月亮来到水面美丽的动态情景。

教学重点:

找关键词,抓独特的语言表达,通过朗读想象的方式,品味月亮动态美之趣,并迁移赏读3——20自然段,体会作者细腻的感受和动人的描写。

教学难点:

1找关键词,抓独特的语言表达,通过朗读想象的方式,品味月亮动态美之趣.

2学法迁移,尝试描写月亮来到水面的动态情景。

课时:一课时

三、教学过程:

板块一寻文中月,理月迹图

1第七单元的主题是——四时景物皆成趣。要求我们初步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板贴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受













预设1

/

(淡淡的、痒痒的)——理解袅袅,带学生闭眼想象。从视觉到触觉,多么奇妙细腻感受。

预设2

/

感受作者奇妙想象,体会想象的神奇有趣。

预设3河水细细的,却漫着一大片的净沙,全没白日那么的粗糙,灿烂地闪着银光.月光下河水细细的,净沙也是细细的,多么安谧,而“灿烂地闪着银光”却让这静静的景物有了动态美,这样的描写真生动。(动静结合)

板块 三拓展联读 尝试练笔

/

品文中第二自然段落动态描写与选文相同和不同之处,感受月亮动态变化之美之趣。

1看图指引孩子说。

2出示范文,谈文章精彩处。

小结回顾:其实,四时景物人人都能看见,但是因为有了观察,四时景物皆成趣!正如文中奶奶说的,齐某某——"它是属于我们的,每个人的。我们又仰起头来看那天上的月亮,月亮白光光的, 在天空上。我突然觉得,我们 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

与其说我们在寻找月亮,不如说在追寻( )学生板书,只要大家用心去观察,就能发现世界更多的美,追寻到更多的快乐。

作业:

寻一片月色,抒写之趣之美之乐。

推荐阅读贾平凹地《山石、明月和美中的我》

板书设计

24.月迹

动作 趣

叠词

变化

颜色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4课《月迹》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