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生物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西南大学生命***
《生物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作业
论文题目:浅谈中学生物课程在培养学生环保意识中的作用
指导老师: 唐 云 明
姓 名: 刘 婷
学 号: 1120***
浅谈中学生物课程在培养学生环保意识中的作用
刘某某
西南大学生命***,XX 400715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中学生物课程在培养学生环保意识中的作用,并提出在中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的几点方法。
关键词:中学生物;环保意识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迅猛发展。然而,随之而来的是我国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严重、自然生态系统破坏等一系列环境问题。环境恶化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影响社会稳定、危害公众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已变得尤为迫切和重要。新课改下的中学生物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倡导学生们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保护环境,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1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重要性
1.1培养学生环保意识是中学生物学科教育的重要组成方面
生物学是研究生物各个层次的种类、结构、功能、发育和起源进化以及生物与周围环境的科学[1]。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学科领域的拓宽,生物学被赋予了更广泛和更深刻的内涵,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与环境保护等方面息息相关的一门科学。情感教育是中学生物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新课改的具体要求[2],其中培养环保意识是中学生物学情感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方面。中学生物课程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突出生物学与环境的关系,渗透环境和生命是一个有机体的思想,进而使学生形成热爱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
1.2中学阶段是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关键时期
中学阶段正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一旦形成良好的环保意识,对其一生的社会行为都将产生巨大的影响。这势必影响全民参与保护环境的行动,影响人类协调自然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因此,培养中学生的环保意识,是一件事关未来、影响深远的事情。
2.1将环保教育渗透教材并走出教材
把生物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在中学生物教学中贯彻始终,将环保教育渗透教材并走出教材,让学生在学习生物学基础知识的同时,加深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的认知,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3]。
如我们在讲述有关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分化、癌变与衰老章节时,在教授概念、机理等基础知识上设置情境,引发学生探究自然界生物存在与环境的关系。例如,在教学中可以根据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细胞衰老、癌变的因素这些基本知识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环境污染,生化、理化因素等对细胞的影响,从而了解癌症这一疾病的作用机理。在这一过程中,不仅体现了学生作为课堂上的主人,而且引用现实生活中的实例,更能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兴趣。
再如,我们在讲述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这一知识要点时,同样可以采用逐步设置问题的方式引入环境教育。先设置两个问题进行提问:动物和人类呼吸的氧气从哪里来(植物光合作用释放)?动物和人类呼出的二氧化碳到哪里去(植物光合作用吸收)?进行总结进一步设置问题:氧气的释放与二氧化碳吸收看似一个有效循环平衡过程,可如今自然系统中,是一个平衡的过程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这时候让学生再做课堂上的主人,自主讨论学习当前不平衡的主要原因后进行总结。我们只要提及在日前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二氧化碳等废气的大量排放、森林资源大面积的砍伐,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仅使学生懂得如何去思考问题,而且帮助他们提高了应变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再者,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环境教育是环保工作开展的重要手段,在未开设环境教育课程的中学教育中,生物学课程作为与环境联系紧密的一门自然学科,在中学教学中应勇于承担环保教育的重任,把环保教育的工作落实到教学中,把基础教育推向高层次素质教育,培养出能自觉承担起爱护自然环境、保护生态自然平衡伟大历史使命的新世纪人才。
参考文献:
[1]汪某某,田某某,易某某.世界生物学史[M].XX:XX教育出版社,2009(5):1-2
[2]施某某.论情感教育在中学生物学中的体现[J].教育教学论坛,2013(29):127-128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生物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