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公共艺术——音乐篇》教学大纲》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公共艺术—音乐篇》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适用专业: 通用 执笔人:
适用学期: 审核人:
学 时: 36 制(修)订时间: 2019.8
一、课程定位
(一)课程性质
《公共艺术—音乐篇》是中职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基础必修课程之一。本课程针对中职学生的特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了解和学习声乐艺术、器乐艺术、戏剧艺术、影视和舞蹈音乐等艺术表现形式的基础知识,以及如何欣赏与鉴别音乐艺术作品。同时,本课程还以课堂互动、音乐名片和拓展提高等方式丰富课程内容,采用艺术欣赏、讲座、学生演示等方式作为辅助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能更好地对其进行艺术和人文素质的培养。
(二)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学生明确音乐艺术的基本概念、类型等,奠定其专业学习与艺术创造的理论基础。学生通过学习、欣赏和分析音乐艺术作品,可以了解民族和世界音乐文化的发展情况,深刻感受音乐艺术的魅力,从中探究自我的艺术意识与艺术观念,激发对音乐艺术的热爱,从而提高其审美能力,丰富精神世界,提升艺术文化修养和人文修养。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可作为中职学校的公共基础课程,也可作为艺术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让学生结合所学理论知识更好地进行艺术实践,为学好其他艺术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音乐的基础知识。
(2)了解音乐艺术的各种类型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了解音乐艺术作品的创作和发展情况。
(4)了解音乐艺术作品的审美和鉴赏规律。
(5)掌握音乐艺术鉴赏的方法。
(二)能力目标
(1)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2)培养学生基本的音乐观察力、判断力和感受力。
(3)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美学观分析和解决艺术实践当中所遇到的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分析和评价艺术作品的能力。
(5)培养学生的艺术创新能力。
(三)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初步确立科学的艺术观,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2)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
(3)激发学生对艺术学习的历史责任感,培养学生进行艺术创作的自觉性。
(4)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全面培养学生的音乐艺术修养。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一)教学项目
模块
教学要求
重点及难点
学时分配
知识要求
能力要求
基础模块
认识音乐
(1)了解音乐的速度、力度、节奏、旋律、调式和曲式等基本要素
(2)了解音乐的主要表现形式
(3)了解音乐作品对人的情绪影响
(1)掌握各基本要素的特点
(2)能区分不同的音乐表现形式
(3)培养学生对音乐美的感受力
(1)欣赏音乐作品时,能准确分辨出各基本要素
(2)能正确感受到音乐作品想要表达的情绪
2
声乐艺术
(1)了解我国及外国民歌的基本特色
(2)掌握艺术歌曲、通俗歌曲、合唱歌曲的概念和特点
(1)能够正确区分通俗、民族、美声三种唱法
(2)培养学生对声乐作品中各种不同表现形式的感受力和判断力
(1)基本能够分辨出我国民歌的体裁和民族
(2)能够判断出外国声乐作品的音调及体裁
(3)从概念和听觉上掌握合唱艺术的多种表现形式
5
器乐艺术
(1)了解民族乐器和外国乐器的主要分类方式及其特点
(2)了解重奏曲、协奏曲的基础知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占总成绩的40%,包括出勤及课堂表现10%,作业反馈20㳠,教学实践活动10%。期末考核为开卷笔试,占总成绩的60%。
五、建议使用的教材和主要参考书
类别
教材名称
编者
出版社
出版时间
教材
《公共艺术—音乐篇》
刘某某、龚某某、李某某
江苏大学出版社
2017
参考书
《公共艺术:音乐篇》
张某某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6
《音乐之美——音乐艺术鉴赏》
刘某某
XX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5
《公共艺术 音乐篇》
耿某某
XX出版社
2014
《公共艺术(音乐篇)》
刘某某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公共艺术——音乐篇》教学大纲》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