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走向学:在课堂上落实核心素养》读后感

本文由用户“等你陪我看海”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1-09-30 08:01:13 举报文档

以下为《《从教走向学:在课堂上落实核心素养》读后感》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从教走向学:在课堂上落实核心素养》读后感

新课程改革以来,学科核心素养成为教学工作中新的要求,也是更高的要求。王春易老师的课题研究落在“怎么做”上,从七个维度阐述在课堂上落实核心素养的策略和方法。如何将核心素养转化为教学目标?如何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习目标?如何将知识点凝练出学科大概念?如何设计有承载力的核心任务?如何评价核心素养是否落实?这七个维度自成逻辑、互相咬合,涵盖了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凝结成一把万能钥匙,可以用于任何一门学科的一节课、一单元、一学期甚至是一学年的课堂教学,具有普适性。

1.落实核心素养,意义先行

当我翻开课程标准和教材,首要关注的是“教什么”,随后会参考教辅资源,思考和设计“怎么教”,我的视野被局限在每一课时,我的目的是让学生记住每一个知识点以便解决试题而不是解决问题。学科核心素养就是学科教育的意义所在,就是教师“为什么而教”,学生“为什么而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在国家意志之下,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各个学科的教学确定清晰明确的意义和目标。当学生毕业之后,所学的知识点和试题往往很快就会被淡忘,秦朝为什么灭亡对学生的工作和生活不再有意义。真正伴随一生的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学生对于所处社会和所见所闻感兴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当时我对老师的希望和要求就是现在我设计教学目标应该站的立场。既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就需要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习目标。学生知道学什么、做什么,知道学到什么水平是合格的,做到什么程度是更好的,还根据学习目标不断评估自己。王春易老师的课题提供了一个很直接的办法,就是学习目标采用“我能……”的句式。主语的变化,会督促老师转变视角。

学科核心素养本质上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学要从“我会学”到“我会用”。王春易老师的课题提出了两个有效的脚手架,一个是单元重构,一个是学科大概念。单元重构能够让教学不局限于细碎的知识点,而是构建更大的主题和项目,来承载相对复杂和综合的学习任务。学科大概念是透过纷繁现象所反映的学科的本质,经得起学生持续思考和理解的内容,能够跨时间、跨文化、跨情境的,能帮助学生应对复杂的问题和挑战,是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和方法。

3.落实核心素养,考验的是老师的素养

教师是教学工作的主导,是教学工作的设计者,无论是教育改革还是课程改革,只有老师做出改变,才能实现。办法得从实践中慢慢总结得出,因此,教师需要终身学习。首先要多听多看多感受,为教学积累资源。其次要常反思,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的意义是什么?有什么用途?怎么才能掌握?掌握到什么程度?如何测量?反思是改进的第一步,教学不能在原地打转。最后是有胆量改变。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从教走向学:在课堂上落实核心素养》读后感》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