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行测资料总结

本文由用户“gaobo01234”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1-01-29 09:28:04 举报文档

以下为《国考行测资料总结》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1、截位某某。

(1)应用环境。除法:A/B、(A+B)/C、A/B÷C、A/B*C/D

截谁?

①一步除法,建议只截分母,更准确。一步除法有一个分数线或一个除号,

建议只截分母,更加准确。比如:12345/34567,保留两位为 12345/35000,分

子分母都截为 12000/35000,没有变得更简洁。形式:A/B、(A+B)/C。

②多步除法,截分子、分母,好约分。比如:12345/34567*13925/24072,

这个式子有两个除号,多步除法,分子分母都截,好约分,保留两位为 12/35*1

4/24,式子更清晰,约分后得到 1/5=0.2。形式:A/B÷C、A/B*C/D

①差距大,截两位。A.首位都不相同 B.首位有相同 ②差距小,截三位。 A.首位有相同 B.首位有相同

分数比较口诀:看分子分母大小,一大一小,直接比,分子大,分数大;

同大同小,俩方法,纵向直接除,横向看倍数,如何看倍数?谁大谁牛皮,小的

看成 1

基期量 公式1:基期=现期-增长量 速算:尾数法。

公式 2:基期=现期/(1+r)(重点)直除、化除为乘。

化除为乘: 1.应用环境:求基期、选项差距小、|r|≤5。

2.公式:现期/(1+r)≈现期-现期*r;现期/(1-r)≈现期+现期*r(这

个最好用)

【拓展】(2014XX)据统计,2012年1~10月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14

14.48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6.27%。其中,出口500.52亿美元,增长4.4

9%,进口913.96亿美元,增长23.92%。

2011年1~10月我国农产品约实现:

A.贸易逆差413亿美元

B.贸易逆差259亿美元

C.贸易顺差413亿美元

D.贸易顺差259亿美元

【解析】拓展.问顺逆差,不需要看谁大谁小,直接用出口-进口,如果

大于0是顺差,如果小于0是逆差。题干时间是2012年,问2011年,问基期,

属于基期和差问题,列式为:500.52/(1+4.49%)-913.96/(1+23.92%)。看

式子很复杂,正常计算不好算,本题不是考查计算,考查分析能力,可以以

坑治坑。有的同学没有看到时间,计算的现期,直接用500-913=-413,错选

了A项。以坑治坑,行测思维比较常用,就是先计算现期的差,500-913=-41

3,是现期坑,排除A、C项,因为A、C项都是现期进出口相减的值。剩余B、D

项,不需要计算,只需要看大于0还是小于0即可,500.52/(1+4.49%)<91

3.96/(1+23.92%),是负数,逆差,对应B项。【选B】

基期和差: (1)公式:A/(1+a)±B/(1+b)。 (2)方法:

①以坑治坑:a.先计算现期坑,排除;b.再看大小关系,选择。

②治不了,用截位某某。因为以坑治坑比截位某某简单。

(2017 国考)某市 2015 年全年粮食总产量 4.16 万吨,同比下降 2.3%;

甘蔗产量 0.57 万吨,下降 23.6%;油料产量 0.12 万吨,增长 32.4%;蔬菜产量 15.79 万吨,下降 3.4%;水果产量 7.84 万吨,增长 7.4%。

2014 年该市蔬菜产量比水果产量约高多少万吨?

A.9 B.8 C.7 D.6

【解析】拓展.给 2015 年问 2014 年,求基期,问蔬菜产量比水果产量约高

多少万吨,需要做减法,属于基期和差问题,先以坑治坑,计算现期坑,排除掉,

现期差是 15.79-7.84≈8,所以排除 B 项;看大小关系:剩余的 A、C、D 项有大于 8,有小于 8,观察式子,15.79/(1-3.4%)-7.84/(1+7.4%),15.79/(1-3.4%)是 15.79 除以小于 1 的数值,说明大于 15.79,7.84/(1+7.4%)是 7.84 除以大于1的数字,小于 7.84,变大-变小=变大,说明结果大于 8,对应 A 项。【选 A】 【注意】疑问:如果结果正好等于 8,选项就不会给 6、7、8、9,会给 7.95 等,所以不需要纠结。现期是 8,从出题人角度,如果基期也是 8,那就没有考的必要了。

现期量 1.公式1:现期=基期+增长量。速算:尾数法。

2.公式2:现期=基期*(1+增长率)。速算:特殊数字。

【例 1】(2019 XX)截至 2015 年底,N 市汽车拥有量为 197.93 万辆,比

2014 年增长 14.9%,增速较 2014 年回落了 7.7 个百分点。扣除报废等因素,全市年净增汽车 25.73 万辆。如按 2015 年汽车净增量计算,N 市汽车数量将在哪年底突破 400 万辆?

A.2023 B.2024 C.2025 D.2026

【解析】例 1.净增量是增长量,突破是大于的意思,选项时间都是靠后的,

说明求现期,是在增量不变的基础上,即每年增加 25.73,假设增长 N 年,则列式:197.93+25.73*N>400,197.93≈198,25.73*N>202,N>202/25.73=7+,

商不到 8,问整数年,不会是几点几年,7+在 7 和 8 之间,7+才突破,说明 7 年

不可能突破,是过了 8 年,2015 年+8 年=2023 年,对应 A 项。【选 A】

增长率与倍数:公式:增长率=(现期- 基期)/基期。

(2)倍数:

①识别:A 是 B 的几倍,A 比 B 多几倍。

②公式:是几倍=A/B,比如问 500 是 100 的几倍,500/100=5。多几倍(增

长率)=(A-B)/B=A/B-1,其中,A/B 就是“是几倍”,多几倍=是几倍-1。比

如问 500 比 100 多几倍,(500-100)/100=4。

(3)两者关系:倍数=增长率+1。(A-B)/B 与(现期- 基期)/基期的形式

是一样的,说明多几倍=增长率。r=是几倍-1,则是几倍=r+1。比如 2019 年比

2018 年增长了 50%,问 2019 年是 2018 年的几倍,1+50%=1.5 倍;2018 年比 2017 年增长了 20%,则 2018 年是 2017 年的 1+20%=1.2 倍。

番数:

①识别:翻了几番。

②一句话:遇番数,化倍数,翻 N 番,变为原来的 2N 倍。如图所示,翻 1

番,变为原来的 2 倍,翻 2 番,变为原来的 4 倍,翻 3 番,变为原来的 8 倍,翻4 番,变为原来的 16 倍,2=21,4=22,8=23,16=24,底数都为 2,番数跟指数是对应的,因此翻 N 番,变为原来的 2N倍。

4.概念辨析:增长率、降幅、变化幅度。

(1)增长率:有正有负,比较时带符号→5%>-10%。

(2)降幅:必须为负,比较时看绝对值→|-5%|<|-10%|。

(3)变化幅度:有正有负,比较时看绝对值→|5%|<|-10%|。

(1)“增速”→高减低加。 (2)“降幅”→-(高减低加)。

1.公式:r=增长量/基期(核心公式)=增长量/(现期-增长量)(常某某 1)=

(现期- 基期)/基期(常某某 2)。 2.速算:截位某某。

(2019 联考)2017 年我国马拉松赛事场次比 2011 年增加了:

A.约 47 倍 B.约 49 倍 C.约 51 倍 D.约 53 倍

【解析】例 4.增加+倍数(比例),为增长率计算问题。2017 年是现期,2011

年是基期。r=(现期- 基期)/基期=(1102-22)/22=1080/22,首位某某 4,次位

商 9,对应 B 项。【选 B】

【注意】1.本题问的是增加了多少倍,相当于“多几倍”,不是“是几倍”,

是几倍=r+1,多几倍=r。

2.(现期- 基期)/基期=现期/基期-1,建议用(现期- 基期)/基期更好计

算。因为先减之后,只需要除到第一位就能得出答案,但用现期/基期-1 需要除

到第二位。

增长率比较:

1.识别:增速最快/最慢、增长幅度最大/最小。

2.题型:已知现期、基期,比较增长率→r=(现期- 基期)/基期=现期/基

期-1。比较的时候,如果是 A/B-1 和 C/D-1,都有“-1”,可以直接比较 A/B 和

C/D 的大小。

3.方法:看现期和基期的倍数关系是否明显。

(1)当现期/基期=1+(不明显),用(现期- 基期)/基期比较。

(2)当现期/基期=2+(明显),用现期/基期比较。

只要有一个 2 倍以上的倍数关系,就可以用“现期/基期”来比较。

看不出来的小伙伴可以大致估算。找一个中间数 1/2,520/662>1/2,其

余三个数都小于 1/2,即 C 项最大。

在平时做题时要有意识的锻炼自己看的能力。

增长率的计算问题,要用“增长量/(现期-增长量)”计算。增长率的比较问题,用“增长量/现期”做比较

2006~2015 年我国原煤产量年增长率超过 10%的年份个数有:

A.0 个 B.1 个 C.2 个 D.3 个

【解析】例 5.问增长率超过 10%的年份有几个,超过即大于,在计算 2006

年的增长率时,需要用到 2005 年的数据。已知每个年份的数据,即已知现期、

基期,在计算增长率时不能用“(现期- 基期)/基期”和 10%做比较,太麻烦,

需要转化一下。10%<(现期- 基期)/基期,10%*基期<现期- 基期,1.1*基期

<现期,即“1.1*基期<现期”的年份满足要求。一个数乘以 1.1,错位相加即

可 。 验 证 数 据 : 2005 年 的 数 据 在 文 字 材 料 中 为 177.2 , 2006 年 : 1.1*177=177+17.7=190+>189,排除;2007 年:189.7+18.97≈207>205,排除; 2008 年:205.5+20.55=220+>213,排除;2009 年:213.1+21.31=230+>219.7, 排除;2010 年:219.7+21.97=240+>237.8,排除;2011 年:237.8+23.78≈261 <264.7,满足;2012 年:264.7+26.47>267.5,排除;2013 年:267.5+26.75 >270.5,排除;2014、2015 年是下降的,r<0,排除。即只有 1 个年份(2011 年)满足。【选 B】

一般增长量:

(1)公式一(太简单):增长量=现期- 基期。

(2)公式二(是重点):增长量=现期/(1+r)*r。

年均增长量:

1.识别:年均+增长+单位(绝对量)。

2.公式:年均增长量=(现期- 基期)/N(年份差)。比如现期是 2015 年,

基期是 2011 年,年份差=2015-2011=4。

3.关键:基期、现期的选取。

4.注意:年均增长问题,现期、基期(除XX省考以外版):

(1)2011~2015 年间:基期:2011 年,现期:2015 年,年份差=2015-2011=4。

(2)2011~2015 这 5 年间(考的少):基期:2010 年,现期:2015 年,年

份差为 5(基期往前推一年)。如 2006 年~2008 这 3 年间,基期需要往前推 1年,为 2005 年。

(3)五年规划:十二五期间(2011 年~2015 年):基期:2010 年,现期:

2015 年,年份差为 5(基期往前推一年)

(2016 XX)如所有数据均为年末数据,则“十一五”期间(2006~

2010 年),我国平均每年约新增多少人口?

A.不到 500 万 B.500 多万 C.600 多万 D.700 万以上

【解析】例 3.给了一个时间段,“平均每年”即年均,增长+单位,年均增

长量问题,公式:年均增长量=(现期- 基期)/n。五年规划年份差为 5,基期

往前推一年,基期为 2005 年,现期为 2010 年,则年均增长量=(现期- 基期)

/n=(2010 年-2005 年)/5。问的是所有的人数,分为城镇和乡村,需要加在一

起再做减法,这样做比较麻烦,而且数据比较大,则保留三位计算,2010 年城

镇人口保留三位为 610,乡村人口保留三位为 671;2005 年城镇人口保留三位为562,乡村人口保留三位为 745。直接加比较麻烦,分别看增量,670-562=108,

671-754=-74,108-74=34,增长量为 34,年均增长量=34/5,首位某某不到 7,首

位某某 6,对应 C 项。【选 C】

百化分,两步走:

(1)第一步:|r|=1/n。必须化成 1/n 的形式,分子必须为 1。

(2)第二步:增长量=现期/(n+1),减少量=现期/(n-1)。

1.不用背,我也会。50%=1/2、33%=1/3、25%=1/4、20%=1/5、10%=1/10。

2.记住“7~12”,加和(整数部分+分母)为 20。12.5%=1/8、11.1%≈1/9、 9.1%≈1/11、8.3%≈1/12、7.7%≈1/13。

3.记住(16、6)和(14、7)互换的两对。16.7%≈1/6、6.25%=1/16、14.3%

≈1/7、7.1%≈1/14。其中 7.7%、7.1%都是 7 开头,如果快到 8%,加和(整数部分+分母)为 20,即 7.7%≈1/13。如果是 7 开头一点,和 14 进行转化,即 7.1%≈1/14。

4.记住(17、18、19),5.963。5.9%≈1/17、5.6%≈1/18、5.3%≈1/19。

5.就记住 6.7%≈1/15,不过分吧。

【知识点】1.增长率百化分之放缩法:利用与背过的百分数的倍数关系,实

现百化分。 (1)1.43%:14.3%≈1/7,则 1.43%≈1/70。

(2)67%:6.7%≈1/15,67%≈1/1.5。

(3)1.9%:1.9%≈2%=1/50。

2.增长率百化分之取中法:如果遇到百分数左右难取舍,且选项差距接近,

取中即可。 (1)18.5%:介于 16.7%≈1/6 和 20%=1/5 之间,则 18.5%≈1/5.5,n=5.5。 (2)15.4%:介于 14.3%≈1/7 和 16.7%≈1/6 之间,则 15.4%看成 1/6.5, n=6.5。

3.增长率百化分之公式法:如果遇到百分数实在想不起来,或者你就不想背

那么请记住:N=100/百分号前的数字(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1)44%:44/100=1/N,N=100/44≈2.2,则 44%看成 1/2.2。

(2)37%:N=100/37≈2.7,则 37%看成 1/2.7。

2018 年 1 季度,铜产量 221 万吨,增长 8.7%,提高 1.4 个百分点;锌产量

142 万吨,增长 1.7%,回落 1.3 个百分点。

【例 8】(2019 联考)2018 年 1 季度全国铜产量同比增量是同期锌产量同比

增量的: A.不到 2 倍 B.2~4 倍之间 C.4~6 倍之间 D.6 倍以上

【解析】例 8.看到“倍”,倍数问题,问的是增长量之间的倍数,需要先求

出增长量。铜:r=8.7%≈1/12,n=12,则增长量=现期/(n+1)=221/13;锌:r=1.7%

≈1/60,n=60,增长量=现期/(n+1)=142/61。列式:221/13÷(142/61),选

项差距大,截两位计算,即 22/13*(61/14),先约分,即 11/13*(61/7)≈

11/13*9=99/13=7+,对应 D 项。【选 D】

【知识点】增长量的比较:

1.识别:增长最多/最少、下降最多/最少。

2.题型:(1)已知:现期、基期,比较增长量。增长量=现期- 基期,柱形图中可以直接看高度差。(2)已知:现期、增长率,比较增长量。口诀:大大则大,一大一小百化分

有上升有下降,比较变化的时候,用百化分来做,如 100 增长 10%,100 下降 10%,问谁的变化量大,百化分,10%=1/10,增长量=100/11,减少量=100/9。

基期比重:

1.识别:过去+占。

2.(1)公式:基期比重=A/B*(1+b)/(1+a),注意 A 和 a、B 和 b 之间是

交叉对应的。

A:部分的现期量;B:总体的现期量a:部分的增长率;b:总体的增长率。

(1)先截位某某 A/B,选项差距大,截两位计算,选项差距小,截三位计

算。计算之前需要看题目中是否已知 A/B 的占比,有则直接用,没有再计算。

(2)再看(1+b)/(1+a)与 1 的关系(>,<,=),结合选项选答案。

2013 年 11 月我国货物周转总量中,水运周转量占比在以下哪个范围之内?

A.低于 40% B.40%~50% C.50%~60% D.高于 60%

【解析】例 1.看到“占”,想到比重问题。给 2014 年,求 2013 年,为基期

比重问题。对应公式:A/B*(1+b)/(1+a),定位表格找数据,问的是 11 月,

不要看 1~11 月的数据;问的是货物周转总量,不要看货物运输总量。将数据代 入公式,8204/16409*(1+8.6%)/(1+12.5%),先截位某某 A/B,8204/16409

是 50%的关系,后者(1+8.6%)/(1+12.5%),分子小、分母大,一定是小于 1

的数,即 50%*一个小于 1 的数<50%,排除 C、D 项。由于(1+8.6%)/(1+12.5%)

≈1.09/1.13,乘上 50%的结果只比 50%略小一点点,应该是百分之四十几,对应 B 项。实在看不出来的同学可以大致算一下,1.09/1.13 首位某某 8,再乘以 50%,大概是 40%+,同样也能选择 B 项。【选 B】

1.出题老师在考查基期比重时,可能会给出现期比重的混淆选项。

2.资料分析考查的是分析能力,并不是计算能力。如果算出是小于,选项只

会给出略小于的选项和一般小于的选项,大家不用过分纠结

两期比重比较:

1.识别:……占……比重,比上年上升/下降。比如:问 2017 年比上年的比

重是上升还是下降。

方法:两期比重比较,看 a(部分增速)和 b(总体增速)大小。

(1)a>b,今年比重上升。(2)a<b,今年比重下降。(3)a=b,今年比重不变。

公式推导:

(1)A:部分的现期量;B:总体的现期量;a:部分的增长率:b:总体的

增长率。

(2)现期比重=A/B;基期比重=A/B*(1+b)/(1+a)。若 a>b,(1+b)/

(1+a)小于 1,即基期比重<现期比重,现期比重大→比重上升;若 a<b,(1+b)

/(1+a)大于 1,即基期比重>现期比重,现期比重小→比重下降

两期比重计算:本质是比重差的计算。

1.识别:……占……比重,比上年上升/下降+百分点。百分点是由两个百分

数相加减得到。

2.比重差=现期比重-基期比重=A/B-A/B*(1+b)/(1+a)=A/B*(a-b)/(1+a)。

4.速算:

(1)判方向:a>b,上升;a<b,下降。

(2)定大小:小于|a-b|。

5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13.两期比例计算:

识别:2018 年志哥私自藏钱占总收入的比重比上年提高/降低+百分点(严

谨)或+百分数(不严谨)。

两期比重差:

(1)公式:A/B*(a-b)/(1+a)。

(2)速算:判升降;选最小。

(3)识别:2018 年志哥平均每天被媳妇揍的次数比上年增加+百分数。

两期平均数的增长率:

(1)公式:(a-b)/(1+b)。

(2)注意:下降 5%→r=-5%。

【注意】最后叮嘱:

1.夯实基础:把每天的作业、思维导图都整理出笔记。每一个点都需要会。

2.课程至少再看一遍,查缺补漏。

3.从今天开始,每天做两套资料分析(2 个四篇)。不论明天什么课,都要

拿出时间去做。

(1)注意:前 15 天可以不用速度,以做对为主。15 天后掐时间去做。从真

题、模考题中去刷都可以。可能开始需要 40 分钟,可以慢慢变为 39、38、37……

分钟,慢慢适应。

(2)每天从资料分析里找出 50 组不顺眼的数,25 组截三位某某,25 组截

两位某某。坚持一个星期,可以大幅度提高速度。

4.请你坚持 40 天,资料分析不提高,回来打我。

[文章尾部最后5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国考行测资料总结》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