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小组建设与评价

本文由用户“土豆0848”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1-11-26 08:36:58 举报文档

以下为《班级小组建设与评价》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班级小组建设与评价

***校:沈某某

2015年1月3日

班级小组建设与评价

为了适应目前教育改革的趋势,进行课程改革势在必行。实施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就是进行小组建设,让小组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发挥作用。构建“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合作学习小组,可以让每个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学习的过程,品尝成功的喜悦。使学生在开放、平等、民主的课堂环境里,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交流、竞争等一系列活动,获取知识和技能。

一、小组建设

(一)均衡分组

根据班级实际人数,平均分组,每组6—8人,以一班70人为例,分组时:

1、要选举学习成绩优秀、性格开朗、责任心强、组织管理能力强、自身标准要求高的9位组长,选拔方式要多样,可自荐、老师指定,也可组员评选。

2、其次综合考虑每个学生实际情况,把学生分成8个档次,每个档次9人,先由各个组长在8个档次当中分别挑选心中最满意的组员,若组长在某一档次中,则组长就不能在本档次中挑选人,挑选顺序按大S循环,比如,某组长是第一个挑选第一档次的,则第二档次就最后一个挑,依次循环。但是,若有组员不同意加入这个小组,也有挑选加入其他小组的权力。

3、教师根据男女比例、性格搭配、优势学科与弱势学科的结合等做个别调整。

另外,小组内成员固定好后,并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评比,如果协调的不行,就应该考虑对座位进行调整。一定不能怕麻烦,任其自由发展下去。对个别常违反组规的同学,组长和全组成员商讨后有权调整出本组,被调整出的组员坐在教室“反思角”三天,在这三天内自己找组,三天找不到组的请家长一起来帮忙找组(班主任帮家长协调)。

(二)明确分工

每个小组都是一个整体,组内对于各种任务要有明确分工,并且要明确落实到人。

1、每小组设大组长一人(主抓全面、调动、激发小组每个同学的学习积极性)、监督员一人(负责本小组的学习、纪律、卫生,协助组长处理组内一切事务,同组长一起加强组内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记录员一人(记录组内加分、汇报结果)。

2、组内设各学科组长:负责各科作业的收交、检查、记录,并及时将作业完成情况汇总并汇报给学科教师。

(三)小组文化

组建好了学习小组,并不等于学生就能合作、会合作了。要使学习小组能够正常运行,合作富有成效,还需要加强小组文化建设。

⑴座位摆放

通过多次调研,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学习小组的座位为“T”字形。

⑵创设组名

各学习小组根据自己的特点,创设自己学习小组富有个性、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组名,

⑶形成组训

学习小组成员通过讨论选择名言、警句或者格言,形成自己的组训,以便激发学习小组的进取心、凝聚力。

⑷确定目标

小组讨论,制定本学习小组阶段和长期奋斗目标。在遵规守纪、行为习惯、预习效果、课堂展示、学业成绩等要达到什么目标,在班级的所有团队中要达到什么水平,目标清晰,人人明确。

(5)制作组徽

组徽是一个小组的标志,也是对一个小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检验,可发挥集体的智慧设计创作,时刻警醒、激励小组永远向前。

(6)制定组规

从自学、讨论、展示、质疑、导学案及作业的完成与收交、自主学习的纪律及日常行为规范等方面制定出基本的规范要求,确保每个同学都能明确每个学习环节的具体做法。

建议:小组建设之初,各小组成员以大展示的形式在展板上面向全班进行展示,让他们第一次感受到团结合作和竞争,同时也培养组员的展示、点评、质疑的能力,老师此时参与点评,评出前三名,激起组与组之间的首次竞争。组名、组训、组规、组徽、小组目标都应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称号拟定为“常胜将军”、“点评高手”、“学习标兵”、“进步之星”、“创新健将”、“质疑强者”、“解惑高参”、“守纪模范”…。

(二).评价结果

1、对取XX誉称号的个人、同伴和小组,年级组对其进行表彰。

2、“班级优秀合作学习小组” 、“班级优秀同伴”、 取XX誉称号的个人在班级英雄榜和升旗仪式展示其风彩和优秀事迹。

3、“年级优秀合作学习小组” 及“年级优秀组长”、 “班级优秀同伴”由各年级组出专刊、利用学校广播和或学校网站展示其风彩和优秀事迹。

4、对取得“校级优秀合作学习小组” 的组长,“校级优秀同伴”在校园文化图版上和学校网站展示其风彩和优秀事迹,并奖励其参与实践活动的机会。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1. A10学习小组组织与管理总结
  2. 《A10学习小组组织与管理》个人总结
  3. A10学习小组组织与管理提升总结_0
  4. 体育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
  5. A10学习小组组织与管理
  6. 语文学习小组量化细则
  7. A10学习小组组织与管理提升总结
  8. 学习小组组织与管理
  9.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10. 实践生本教育个人总结
  11. 小组建设在历史课中的实施计划
  12. 《让真情自然流露》评课稿
  13. 小组合作建设实施方案
  14. 学习小组组织与管理计划
  15. 学习小组组织与管理

以上为《班级小组建设与评价》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