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学生数学作业的分层设计

本文由用户“L257367”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3-28 12:21:31 举报文档

以下为《如何做好学生数学作业的分层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双减”政策下如何做好小学数学作业

分层设计

*** 陈某某 ***

 平时教学中,相当一部分教师要求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同的作业,期望达到同一目标,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开展作业分层设计以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在数学作业分层设计中,既有作业内容的分层设计,又有呈现方式的分层处理。

(一)学生分层研究

 教师通过谈话和问卷调查了解和分析学生的学习态度、智力发展和接受程度等,在此基础上将全班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的学生有较高的学习能力,反应敏捷,接受能力强,做题速度快,具有自主探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B层是学习能力较强,但上进心差,学习不刻苦,学习成绩不稳定的学生,这类学生学习潜力较大;C层为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均相对较低,接受能力差,完成作业困难的学生。学生分层后,再把各层次学生合理搭配,建立学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在于深化、提高和拓宽课堂所学的内容,主要针对A层次的学生。

 2.课外个性化作业分层研究。设计不同类别的课外作业,让学生开展个性化的课外拓展。布置数学家庭作业时,我们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要求B、C层次的学生完成基本的书面作业,以基础知识的理解和简单应用为主,重在巩固基础,强调规范和习惯,培养基本能力;要求A层次的学生少做或不做基础作业,但每天要研究一至两道思考题,题目来源于其他数学读物中的内容,并就解题的思考过程写数学日记,这种做法既减轻了优等生的学习负担,又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根据内容需要还可以布置A层次的学生有适当的拓展,完成综合性的调查实践作业,给他们更大的空间,引发更多的思考,更大程度上调动他们学习的自主性,鼓励他们能独立发现、思考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例如:学习了《可能性》后,可以引导学生在家里和爸爸妈妈一起做摸球或者抛正方体的游戏,既能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又能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如何做好学生数学作业的分层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