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29.学校“整校推进”绩效考核材料清单(参考)》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学校材料清单(参考)
序号
内容
备注
平台上传
本校保存
对照指标体系
1*
学校层面会议及研修活动佐证材料
学校历次活动简报/推文、方案、主题、时间、会议记录、照片等。
是
是
1.1
2*
信息化教育教学发展规划
学校按模板填写
是
是
1.2
3
学校“整校推进”工作总结
学校“整校推进”过程总结及规划目标完成对照情况
是
是
1.3
4*
网络研修情况表
报名表、选课表、成绩表
是
2.2
5*
校本研修与考核方案
学校按模板填写
是
是
3.1
6*
教师个人提升计划
按模板填写,由教师上传平台并提交给学校。
是
是
3.2
7*
教师能力点认证材料
每位教师能力点对应的所有实践任务材料(如视频等),由教师提交给学校。
是
3.2
8*
教师考核评分表
最终汇总成绩表、公示情况等。
是
是
3.2
9*
典型课例资源列表
典型课例资源列表及关键信息
是
是
4.1
10*
典型课例
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材料(按模板填写)由科组上传平台,并与课堂实录等一起交学校审核。
是
是
4.2
11
典型课例入围示范资源或获奖情况
入围典型案例获奖证书或通知文件
是
是
4.3
12
特色与创新项目成果(若有)
2.0工程开展以来开展信息化教学相关的特色项目成果、公开发表的成果。
是
是
5.1、5.2
13
课题及科研成果(若有)
2.0工程开展以来,获省、市、镇立项信息化课题立项或结题材料。
是
是
6.1
14
引领与示范成果(若有)
与薄弱学校对口帮扶、协作教研的活动情况及成果。
是
是
6.2
15
学校信息化建设成果媒体报道有关材料(若有)
学校信息化建设成果媒体报道有关材料
是
是
6.3
教研组材料清单(参考)
序号
内容
备注
平台上传
学校保存
1*
科组研修计划
科组主题及研修活动规划
是
2*
科组研修线下活动佐证材料
科组历次活动方案、主题、时间、会议记录、照片等。
是
是
3*
科组研修线上研修活动佐证材料
科组长发布活动,填写相关要求。
是
4*
典型课例(每个教研组1个)
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材料由科组上传平台,并与课堂实录等一起交学校审核。
是
是
教师材料清单(参考)
序号
内容
备注
平台上传
本校保存
1*
教师个人提升计划
教师按模板填写,上传平台、提交给学校。
是
是
2*
教师能力点认证材料
每位教师能力点对应的所有实践任务材料(如视频等),由教师提交给学校审核。
是
3*
教师能力点提升总结
教师将每个能力点认证材料整合成一份文档(视频材料可以截图+文字进行说明)上传平台。
是
4*
教师参与教研组线下研修活动情况
参与并完成历次教研组线下活动所要求的作业、反思、评课议课记录等。
是
5*
教师参与教研组线上研修活动情况
在省公服平台参与并完成历次教研组活动,如研修作业、研讨交流、线上听评课等。
是
6
学校对教师评分所要求的其他材料
是
注:星号(*)为必提供材料。
能力提升工程2.0“整校推进”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考核要点、分值
佐证材料
得分
备注
自评得分
专家评分
1.领导与规划
(20分)
1.1领导与组织实施(5分)
校长高度重视能力提升2.0工作,积极履行领导职责,能够主动积极参与,发挥示范带头作用(3分);学校能力提升工程2.0团队和制度健全,组织实施有条理,能够高效推动能力提升工程2.0工作(2分)
能力提升工程2.0活动报道、简报,组织制度体系及推动工作的相关资料等
1.2信息化教育教学发展规划(10分)
规划能够合理分析学校信息化环境,符合学校实际,科学性高(5分);规划目标明确、合理,可实现、可测量(3分);规划措施得当,可执行性强,能够有效提高学校信息化教育教学水平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2分)
信息化教育教学发展规划
必达指标(须达到7分及以上)
1.3信息化教育教学发展规划落实情况(5分)
能够积极采取措施,推进规划落实(2分);能够达成规划制定的目标(3分)
信息化教育教学发展规划实施过程材料及规划目标完成对照表
2.网络研修(10分)
2.1网络研修课程资源质量(5分)
网络课程从省课程资源库中遴选或从地市、县(市、区)按省能力提升工程2.0总体要求、能力测评指南自主开发建设,***备案符合研训要求的网络研修课程中遴选,课程质量有保证(5分)
网络学习选课报表(系统自动生成)
2.2网络研修完成情况(5分)
95%以上教师完成网络研修(5分)
网络研修学时登记表(系统自动生成)
必达指标
3.校本研修与考核(25分)
3.1校本研修与考核方案(10分)
方案充分调研了教师需求,研修安排符合信息化教育教学规划,主题明确,能够有效实施(5分);方案能够建立完善的研修、指导、测评、督促、激励机制,可提高教师参与校本研修与考核的积极性(3分);方案符合“线上学,线下用”的原则,“线上学、线下用”能够紧密整合(2分)
学校校本研修与考核方案
必达指标(需达到7分以上)
3.2校本研修与考核方案落实情况(10分)
95%以上教师按照个人能力提升计划和选择的能力点完成校本研修和测评(1~10分)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计划及考核结果登记表
必达指标
3.3校本研修网络空间建设(5分)
网络空间建设资源丰富,过程性资料完备(4~5分)能够建设网络空间,并根据要求累积过程性资料(2~3分);建立了网络空间,但资料有待完善(1分)
网络空间建设及过程资源积累情况(系统自动生成)
必达指标
4.典型课例建设(25)分
4.1课例建设数量(10分)
典型课例数量充足,每位教师都有参与典型课例建设(4分);典型课例覆盖主要学科(小学3个、初中5个、中职与高中7个);典型课例类型丰富(2分)
教师建设资源列表及关键信息
必达指标
4.2课例建设质量(10分)
典型课例制作规范(5分);典型课例教学设计合理,教学实施流畅,教学效果优良(5分)
代表性典型课例
4.3课例建设成果(5分)
典型课例入围省级及以上示范资源或获得相应奖励(4~5分);入围市(地)级示范资源或获得相应奖励(2~3分);入围县(区、市)级示范资源或获得相应奖励(1分)
典型课例入围示范资源或获奖情况
5.信息化教育教学特色与创新(10分)
5.1特色项目
(5分)
积极推进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精准教学、个性化学习、项目式学习等特色教育教学改革(3分);围绕信息化教育教学,在教学、教研、管理等方面形成了稳定、有效的特色,并取得了一定成效(2分)
特色项目实施和成果证明材料
5.2创新成果
(5分)
获得了信息化教育教学方面的荣誉(专利)(2分);在信息化教育教学方面有公开出版的成果(2分);总结凝练了学校信息化教育教学经验(1分)
成果证明材料
6.示范引领作用(10分)
6.1信息化课题研究(4分)
获得省级(包括省工程办课题)及以上教育信息化课题立项(4分);获得市级教育信息化课题立项(3分);获得县(区、市)级教育信息化课题立项(2分);学校组织开展了信息化校本研究(1分)
课题立项书
6.2信息化帮扶
(3分)
通过“双师课堂”等信息化模式帮扶薄弱学校并取得显著成果(3分);组织开展了信息化帮扶活动(1~2分)
相关结对帮扶协议及成果材料
6.3媒体报道
(3分)
学校信息化建设成果获得省级及以上媒体报道(3分);获得市级媒体报道(2分);获得县(区、市)级媒体报道(1分)
媒体相关报道
说明:以下指标为必达指标,只要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则绩效考核评定为“不合格”。
◎学校信息化教育教学规划评分未达7分
◎未按要求遴选网络研修课程资源,课程资源质量难保证
◎学校校本研修与考核方案评分未达7分
◎学校教师网络研修完成率低于95%
◎学校教师校本应用考核通过率低于95%
◎典型课例数量未达到相应数量(幼儿园1个、小学3个、初中与九年一贯制5个、中职与高中7个)
以上为《29.学校“整校推进”绩效考核材料清单(参考)》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