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在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在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比较年轻的学科,大致具有科学性、实践性、创新性、应用性、综合性、基础性等特点。在初中阶段,信息技术教学最主要的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即提升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
我们以国家核心素养体系为蓝本,结合我校课程改革和发展特色制定了双流中学实验学校校本核心素养体系。信息技术学科可在以下方面有比较突出的体现:(以学校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为标准,信息技术学科重点体现部分)
核心素养
素养要点
素养内涵
文化基础
科学基础
科学积淀
科学精神
理工各学科精选的双基,尤其是数学、科学、信息技术以及在这些方面的互动沟通能力。
重实证,尊重事实和逻辑,尊重自然及规律;批判质疑,探索进取。
自主发展
学会学习
学习能力和方法
自主合作学习,善于发现并没法解决问题;能认识自己的特长与不足并扬长补短;锻炼思维能力(分析、综合、概括、判断、反思、直觉、发散、收敛等)
实践创新
沟通合作与问题解决
创意设计与劳动技术
在异质群体中运用语言、科技、信息技术进行交流沟通;从学习生活实际中发现问题,综合运用知识在复杂环境中互助合作处理冲突、解决问题。
能综合运用知识和艺术进行创意和设计,并将创意设计转化为作品或物品;尊重热爱劳动,勤于动手并掌握有关操作技能;理解技术与人类文化的关系,有学习掌握技术的兴趣和工程思维,立志通过诚实合法的劳动创造成功生活。
社会参与
健全人格
意识倾向
心理特征
理性求实;善良仁爱(有同情心,不忍制造伤害,爱人、爱生命生活、爱自然);诚信正义。
自知自尊自信自律,自觉(对自己的行动和人生有目的计划)坚毅;广泛持久有中心的兴趣;健康的审美倾向。
那么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中的哪些内容可以促进相应核心素养的发展?又通过什么方式强化和达成效果呢?接下来我们通过详细的列表来说明:
校本核心素养体系(信息技术):
素养
要点
体现方式/相关内容
促进手段
表现水平
科学积淀
国家课程:
1.???计算机的发展和工作原理。(让学生了解计算机是在数学和物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为什么人类社会产生了使用计算机的需求?它又对数学、物理和各行各业发展起到了哪些促进作用?)
2.???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部分。(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因何而诞生发展,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计算机网络中的一些基本术语、概念。)
3.???Python程序设计基础。(此为新版教材中的重点内容,篇幅占据1/3。让学生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原理、严谨性、基本程序结构。培养学生计算思维,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选修课、活动课和小组研究性学习:
1.???信息学奥赛培训课程。(计算机专业被定为工科,但其中的算法部分具备典型的基础学科特色。信息学奥赛课程内容包含了多门数学内容,远远超出中学阶段数学课本知识。信息学奥赛中的数据结构和算法艺术,属于基础学科性的内容。)
虽然现在信息技术学科比较淡化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但是我们可以通过选修课和小组研究性学习课题的形式拓展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这对于学生科学积淀都是有益的,这也是所有理工科共同的目标。
在国家课程教学中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
①课题化学习内容。在教学中尽量使用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等学法和教法。
②突破初中阶段会用计算机这个基本标准,让学生了解一些计算机基础和底层一些的东西,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科学的兴趣。
在前一阶段开设信息学奥赛课程时遇到了一些问题,如提高学生兴趣度和教师对难度的把控问题。为了有利于学生的科学积淀,面对复杂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教学模式。我们前期构建了“信息技术网络环境下的专题性学习”、“ 信息技术与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整合”和“信息技术基础理论与操作实践”三种大的教学模式。其中“信息技术网络环境下的专题性学习”教学模式能充分反映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思想,体现“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虽然广义来讲信息技术本身就属于一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但我们提出的“信息技术与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整合”是依据信息技术教学的特点和目标,再次扩大信息技术的综合面,将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知识和教学整合起来。
最后信息技术组还需继续研究选修课的开设,特别是在物化方面需加强。加强信息技术学科竞赛,拓展深度和广度,为学生今后专业成长和发展奠定基础。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在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