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听听秋的声音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课 题
(教学内容)
听听秋的声音
教 学
目 标
1.1.会认“抖、蟋、蟀、振、韵”等9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和同学们交流:你听到了秋天的哪些声音?
3.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感悟作者对秋天的热爱和赞美。
2.
3.
教学重点
与难点
重点:1.会认“抖、蟋、蟀、振、韵”等9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和同学们交流:你听到了秋天的哪些声音?
难点: 感悟作者对秋天声音的喜爱和赞美。
课前准备
1.预习提纲
(1)通过查阅字典认识本课生字,理解“话音、歌韵、叮咛、掠过、饱满”的意思。
(2)对作者毕国瑛做一个简单的了解。
(3)搜集蟋蟀、大雁、音乐厅的图片。
(4)初读课文,能把课文正确流利地读通顺,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2.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集体备课
二次备课
一、出示图片,导入新课。
1.师:现在正是秋季,秋天的景色真迷人,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的秋天,感受秋天的美丽。(多出示几张秋天的图片)
秋天不仅美丽,还有很多美妙的声音呢,听——(播放各种声音,比如:蛐蛐的叫声,雨水滴落的声音,大雁南飞的叫声,小朋友啃苹果的声音等)
2.师:在作者毕国瑛的眼中,秋天有哪些声音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4.作者简介。
6.质疑课题:看到课文的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预设以下几种问题:
(1)秋天有什么声音呢?
(2)作者听到了哪些声音?
设计意图:
用秋天的美景导入,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对美好的想象,把学生带入到美丽的大自然中。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初读。(要求: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并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3.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看字音是否读正确,句子是否读通顺。
4.同桌合作,汇报交流。
分类写字。
(1)课件出示:
抖、蟋、蟀、振、韵、掠、吟、辽、阔
(2)仔细观察这些生字结构,说一说你们小组合作后共同发现了什么?
(3)指导识字,在词语情景中识字。
抖动、蟋蟀、振动、韵味、掠过、吟唱、辽阔
(4)归类指导,“抖、振、掠”都有相同的偏旁“扌”,都是表示动作的生字。
“蟋蟀”的偏旁是“虫”,和昆虫有关系。
学生认读,开火车读,领读。
5.圈画本课难理解的词语。
道别:离别前与人打招呼。
歌韵:和谐悦耳的歌声。
叮咛:反复地嘱咐。
掠过:从上面飞过。
饱满:丰满。
6.师小结:本节课我们通过朗读和指读,读熟了课文,掌握了字音,学习了本课生字,并用多种方法识记,如借助图片理解词语、利用生活情景理解词语等方法掌握了词语的意思。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同时放手让学生自学、合作探究识记生字词,既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又提高了学生的识字能力。
三、学习课文,品味感悟。
1.学习第1~4小节。
(1)课件出示自学提示:
①请大家小声地读一读第1~4节。
②诗歌中介绍了哪些声音?
(2)小组合作交流汇报。
课件出示:
黄叶 蟋蟀 大雁 秋风
(3)语言训练:仿照第一句的形式将诗歌内容换个表达方式。
课件出示:
秋天的声音,是黄叶道别的话音。
秋天的声音,是________的_______。
秋天的声音,是________的_______。
秋天的声音,是________的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棉花糖;
冬天是个音乐师,用各种各样声音谱写乐章。
通过抓住重点词去体会,展开想象,让诗歌不仅是一首动听的歌,也是一幅美丽的画。
(4)师小结:秋的声音,在大自然中,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每个人心中。听到这么美妙的声音,让我们不由地爱上秋天,爱上秋天的声
板书设计:
7、听听,秋的声音
落叶:话音
蟋蟀:歌韵
大雁:叮咛 (喜爱、赞美)
秋风:歌吟......
作业布置:
教 学 反 思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听听秋的声音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