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材第43页,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教学目标:
1.利用多媒体课件使学生探究并掌握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能应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进行简单计算;
2.通过信息技术使学生更加直观的观察比较掌握新知,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推理能力;
3.初步培养学生用联系,变化的观点认识事物。
教学重点:
探究并掌握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
应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进行简单计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导人问题情境
1.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些有关小数的知识,你们说小数中最重要的符号是什么?
今天,老师把这位客人请进了课堂,看看它会给我们带来什么?请观察题目:
师:[出示白板]下面是四年级三位同学的身高、体重纪录。请大家看一看,这些数据对不对?
师:数据错在哪里?
生:小数点写错了位置。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教师从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人开始,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引起强烈的求知欲望,为新知的学习做好铺垫。
2.小结:可见小数点的位置直接影响到小数的大小。那么,小数点的位置移动会引起小数大小怎样的变化呢?今天我们一起研究。(板书课题: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二、进行新课
1.探究规律
(1)播放动画故事导入。
(2)提出问题:在刚才的故事中,小数点移动与金某某长短有什么关系?(课件展示动画截图,引导学生观察;同时教师板书金某某的长度。)
(3)课件出示:小数点向右移动,金某某越变越长。
(4)提问:小数点向右移动,小数扩大,扩大的规律是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故事引学生进入主题。
(5)学生看动画截图(教师板书单位换算为毫米的金某某长度)
第一幅图里,孙悟空耳朵里的金某某多长?0.009米=9毫米
第二幅图里,悟空大喊一声“变”,金某某就变成了0.09米=90毫米
唉,这个数有什么变化?(手势)(用红笔添写0)
90毫米里有几个9毫米呢?那也就是说现在的金某某是原来的10倍,对吧?
第三幅图里,悟空又大喊一声“变”,金某某就变成了0.9米=900毫米
这个数又发生了什么变化?(手势)(用红笔添写0)
900毫米里有多少个9毫米?(100个)那这个时候金某某是原来的多少倍?(100倍)
第四幅图里,悟空又大喊一声“看棒”,金某某就又变大了9米=9000毫米,妖怪被9米长的金某某重重地砸死在下面。
现在这个金某某和原来比较呢?是原来的多少倍?(1000倍)
【设计意图】通过故事引学生进入主题,(给点时间学生看图)逐步引导学生观察图画,回答问题。
(6)整体观察(从上往下观察)
金某某一直在发生变化(带单位读数)仔细观察,这些数发生了什么变化?
好,下面我们看0.009小数点移动一位得到0.09,这个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手势)谁能把你刚才的发现完整的说一遍?(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小数就扩大到它的10倍。)
小数点继续向右移动,你又发现什么了?自己想一想,想好后和你的小组同学说说。
这回,谁能把我们刚才发现的规律完整的说一遍?(大屏幕出示规律)自由读一读。
大家想一想,如果小数点向右移动四位,原来的数会怎样变化?五位、六位呢?
【设计意图】通过细致讲解与引导让学生掌握小数点向右移动的规律。在课中老师请学生上台用红色粉笔移动小数点的位置,使师生达到互动。
(7)学生再次看动画截图(从第四幅截图倒着往回看)
孙悟空打完妖怪是不是就扛着9米长的金某某去取经呢?(不是,他肯定要把金某某变小,仍然放回耳朵里。)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今天你们学到了什么知识?(让学生畅所欲言)
2、课件整理,齐读规律。
【设计意图】总结本节课新授内容,对于帮助学生理清脉络,巩固知识,加深记忆,活跃思维,发展兴趣具有重要作用。
教学反思:
这堂课在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基础上显得生动活泼,气氛浓烈。同学们学得轻松,愉快,在教师引导自行探索,在探索中学到知识,掌握本领,并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对学生不便于理解的知识点通过动画显示,变抽像为形像,学生更容易接受。信息技术使学生认识事物过程的途径和方法更加直观,这主要在于现代媒体能以自己的技术优势表现信息,化静为动,化动为静,更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年龄特征,学生乐学,爱学,为课堂教学成效起到了推波助澜的效果。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