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课教学反思

本文由用户“q86871466”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1-08-12 05:53:38 举报文档

以下为《最后一课教学反思》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最后一课》教学反思

反思一:关于课前准备的自我反思

《最后一课》是法国作家都德的著名短篇小说,由于其主题表现的深刻与艺术手法的生动,被许多国家选进课本,作为中小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了解法国文学的教材。对于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多年来已经累积大量的思路。面对这样一篇同样有着“历史背景”的课文,我很茫然,喜欢文章而同时又担心上不好。

如何在一堂课的时间里把这篇文章完整的呈现给学生,我翻遍了教材和各种参考资料,到最后还是一头雾水,该把什么传授给学生:基础知识,还是小说的三要素,或者是爱国情感,似乎哪一样都不能少,把所有的重要知识点罗列下来,40分钟的课堂是不能够面面俱到的,课堂的时间有限,我所要达到的目的是一课一得,于是我推翻原来的种种设想,主要从小说三要素入手,把重心放在分析人物形象上,通过分析小弗朗士和韩某某先生情感的前后变化,展示法国人民的爱国情感,并且由此联系我们国家的历史,激发学生的热爱自己祖国的热情。

因为要把人物分析作为课堂的重点,所以我要做的就是课堂引导学生从人物描写的各种手法去分析人物形象,为此在课前还做了一次描写人物的片段作文,期待以此为基础,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本课的重心是准确的。在课堂学习中学生已经能够较好的体会人物的情感变化,然而真正的共鸣并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这与学生对我国的那段历史了解不多有关。

原来设计本课教案时,从教材,方式,方法等方面都做了详细的思考,几经修改,也有了很明显的改观,然而却忽略了学生这一关键的要素,备课过程考虑更多的是教师要怎样讲解,怎样让学生体会其中的情感变化,设置哪些让课堂气氛活跃的问题,让课堂流畅进展,但是却忘了学生针对问题会有什么样的反应,课堂上学生的活跃程度超出考虑范围,而且对于问题的思考也过于杂乱,面对学生散乱的思维,由于缺乏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手忙脚乱要把学生引到自己的思路上来,不但显得生硬,而且致使后半截课堂松散,导致时间紧张,最后本来需要时间畅谈的语言问题也只能是点到即止,不能做到深入探究了,当然这也是受到自身追求课堂完整的观念影响。

在这次的实践中,对于教材的分析,对于课堂的设计,还有对于教师自身素质的培养等方面我的感受很多,作为一名教师,心理素质也许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要素,课堂上我有些紧张,这样的心理状态让我的应变能力大打折扣,我想一个好的精神状态会迎来一个理想的课堂。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1. 课堂教学实践与反思的再认识
  2. 倍的认识教学反思
  3. 课堂教学改革计划
  4. 研修总结2018.11.22
  5. 教学反思-韩某某
  6. 《食物的变质》教学反思
  7. 教学的实践和反思
  8. 《亿以上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9. 10认识和组成教学反思
  10. 《鱼》教学反思
  11. 教学实践的反思交流
  12. 反思个人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的问题
  13. 高一英语教师教学反思
  14. 《秋天的怀念》教学反思
  15. 课例分析及自我反思
  16. 从小学数学课堂出发,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17. 《老王》教学反思
  18. 《位置》教学反思
  19. 种子课读书心得

以上为《最后一课教学反思》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