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15 搭船的鸟【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15搭船的鸟
一、教学目标
1.会认“父、鹦”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啦”,会写“搭、亲”等13个字,会写“母亲、外祖父”等11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翠鸟,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好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3.通过描写翠鸟的语句,了解“我”对翠鸟的外貌、动作所作的观察,感受“我”观察的细致,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二、教学重点
认识翠鸟,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好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三、教学难点
通过描写翠鸟的语句,了解“我”对翠鸟的外貌、动作所作的观察,感受“我”观察的细致,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四、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
(1)通过查阅资料认识本课生字。
(2)搜集有关翠鸟的资料。
(3)搜集作者郭风的简介。
(4)搜集有关蓑衣、船篷、橹、鹦鹉的资料和图片。
2.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课时: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父、鹦”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啦”,会写“搭、亲”等13个字,会写“母亲、外祖父”等11个词语。
2. 初步学习课文,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3. 学习翠鸟的外形段落。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欣赏图片,聚焦单元目标。
(1)学生欣赏图片:课件依次出示开满野花的草地、毛色漂亮的泰迪狗、月色朦胧的群山。教师引导:看完这些,你最想说什么?
(2)教师小结。法国雕塑家罗丹说:“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只要留心观察,生活处处都是美。
(3)明确目标。
①出示单元篇章页,引导:学习第五单元,我们的任务是什么呢?请同学们读一读。
课件出示:
? 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
? 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
②引导:请浏览整个单元,看看你们有什么发现。
③教师提示:这是一个很特殊的单元,叫习作单元,学习目标很明确,就是——(指单元篇章页,再次让学生读单元目标)
2.师: 今天我们来学习本单元第一篇课文,看看作者是怎么观察的,又是如何表达的。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搭 左窄右宽,才能写得美观,写得漂亮
3.读了标题,你有什么疑问?
预设:(1)这是一只什么鸟?
(2)这只鸟是什么样子的?
(3)这只鸟为什么要搭船?
(4)这只鸟搭船要去哪里?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 学生初读。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通句子
(2)作者对哪些事物作了细致观察,说说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
2. 分类识字。
母亲 外祖父 鹦鹉 翠鸟
翠绿的羽毛 红色的长嘴
沙某某沙某某
翠:“翠”字上边的“羽”不带钩;“卒”第二横长,竖短直。
嘴:左某某“口”窄小偏上,右部要写紧凑。
啦:多音字
3.师小结:本节课我们通过朗读、指读,读熟了课文,掌握了字音,学习了本课生字,并掌握了识字的方法。
4. 作者对哪些事物做了细致观察,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雨天 船夫 翠鸟。 (翠鸟:外形 动作 )板书
三、精读课文,品味感悟。
1.学习第1自然段。
(1)请大家齐读读第1自然段,课件出示自读提示。
①这一段交代了故事的什么?
②这一段运用了什么描写?结合你的想象,思考:“沙某某、沙某某”说明了什么?
(2)小组交流汇报。
课件出示:我和母亲坐着小船,到乡下外祖父家里去。
交代了故事的起因。
课件出示:天下着雨,雨点打在船篷上,沙某某、沙某某地响。
这里运用了环境描写,“沙某某、沙某某”是雨点落在船篷上的声音,说明雨下得不小。这句话也说明了作者留心观察事物的特点。
2.小组交流,学习第2自然段。
下面请同学们再用心地读一读第二段,边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翅膀、嘴来写鸟的美丽,并与鹦鹉进行对比,突出小鸟的美丽。
要学习作者“留心观察、抓住主要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
总结:从整体过渡到局部,颜色+对比。通过这样的写法,我们感受到翠鸟的外形美。
四、运用方法,仿写练习。
1.作者抓住了翠鸟的外形美特点,这充分说明了作者有留心观察。同学们,你们留心观察过周围的小动物吗? 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个小动物,你们能不能也运用这样的方法,谢谢它的外貌,现在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大练习簿,写一写。
2.学生仿写。
3.小组交流。
4.教师评价。
同学们的文章写得可真棒!这和同学们平时的细心观察是分不开的。描写小动物时抓住小动物的特点,更能突出这种小动物的与众不同。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15 搭船的鸟【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