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除法的初步认识》微案例教学片段??》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除法的初步认识》微案例教学片段??
学生被分为6人一小组,每人手上有6根小棒。?A教学:师:大家手上都有6根小棒。平均分成三份,每份是多少呢??生动手操作。?师:好!把刚才操作的过程在小组中交流一下。?B教学:师:大家手上都有一些小棒,试着按要求进行平均分操作。要求是:平均分成1份,2份,3份,4份,5份,6份,并且不能损坏小棒。看那组最迅速。学生开始分。有的很快地分好,有的开始小声议论。?师:有困难吗?生1:平均分成4份不好分。?生2:平均分成5份也不好分。师:是啊!有的多,有的少,不是平均分。最好怎么办呢?师:好!同组内的小棒可以相互借调。再试试看。(生活动。)师:哪个小组愿意来交流一下,你们的4份是怎么平均分的??分析:学生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拿出一根,剩下一位同学拿出2根,其间的讨论一定会热烈。“方便别人,也就方便了自己”,在这里不是很好地得到了体现吗?!?? 2、以组间竞争促组内合作。竞争和合作并不是一对相互排斥的概念,而是可以相互促进的。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集体观念,可以通过竞争的机制去增强学生对集体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即用外部的压力去促进内部的团结。案例的B教学,引进了小组之间的竞争机制,这样就会促使小组成员之间主动地采取分工合作的方式,而无须再由老师去安排合作,组织交流。试想,在案例的B教学中,如果老师说的是“看哪位同学最快?”,他们之间的合作交流状况将会如何呢?所以在小组学习后全班交流的时候,老师关注的一定要是小组的整体意见而非个人。评判也应以小组为单位。?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除法的初步认识》微案例教学片段??》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