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27条人力资源数据化公式》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27条人力资源数据化公式,建议收藏
?01?人力资源数据化工具和思路?
1、PEST分析法:
political政治、economic经济、social社会、technological技术;
拿到一个数据以后,可以从这四个方面去考量。
2、5W2H分析法:
where、when、who、why、what、how、how much。不解释了;
3、逻辑树分析法:
类似于思维导图,强调穷尽;
4、4P营销理论:
price价格、place地方、product产品、promotion推广;
5、人性认知行为理论:
认知、熟悉、试用、使用、忠诚;
6、常用网络数据工具:
百度指数、淘宝指数、艾瑞咨询、易观智库、CNNIC、比达咨询。
7、数据分析主要维度:
对比分析法、分组分析法、交叉分析法、结构分析法、漏斗图分析法、综合评价分析法、因素分析法、矩阵关联分析法。/
?02 人力资源成本?
1、人工总成本=员工人工成本+办公室设备等管理费用+处理与福利相关事务的成本+保险和养老费用等强制费用+付薪假期、节假日、病假、教育、娱乐等费用;
2、内部招聘成本=(内部广告成本+内部推荐奖金+内部重新安置与规划成本+管理时间和差旅成本)/内部雇佣人数;
3、外部招聘成本=(外部广告成本+外部推荐奖金{外部差旅成本+管理时间和差旅成本)/外部聘用人数;
4、面试成本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雇用人数等;
5、岗位评估参数=被评估和审定的岗位数量/系统中所有岗位的数量;
6、培训通过率=培训考核通过人数/实际培训总人数
7、超过薪酬级别上限的员工=超过的员工数量/员工的平均数
注:如果存在太多例外,就表示薪酬系统不再履行其功能。
8、全职员工平均薪酬=全部薪酬/全职员工的数量。
注:这一数据可以按照管理人员和非管理人员分娄统计,作为薪酬制定的参考依据。
9、员工平均营业收入=总营业收入/全职员工的数量。
注:这一指标综合了营业收入与成本,用于衡量每位全职员工所创造的收益和利润。/
?05 人力资源质量?
1、招聘质量=(新聘员工的平均工作表现分数+新聘员工中一年内被晋升的百分比+新聘员工中服务时间超过一年的百分比)/全体新员工数量;
2、培训质量=培训后的知识水平/培训前的知识水平;
注:可自我定权重系数或根据考核结果来确定。
3、技能(行为)改变=培训后通过工作结果、人际关系的关键事件或其他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所反映出来的技能)/培训前的技能水平;
4、态度改变=培训后的态度/培训前的态度;
5、绩效改变=培训后至少90天所给出的绩效评估分数或等级/在培训之前所给出的绩效评估分数或等级;
6、每个业绩水平上的离职比率=每个业绩水平上的离职人数/总的离职人数;
7、每个业绩水平上的离职比率=每个业绩水平上的离职人数/在该业绩水平上的总人数。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27条人力资源数据化公式》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