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之子》教学设计

本文由用户“yuxingtao”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1-08-29 07:51:36 举报文档

以下为《《杨氏之子》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

*** 郭某某

【教学内容】

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21课。

【教材简析】

本单元人文主题是“风趣与幽默”,单元语文要素为“感受课文风趣的语言”,意在让学生体会课文极具趣味性的语言,激发学习语言的兴趣,进一步提升语言品鉴能力。

《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本文只有55个字,行文简要精当,颇有趣味,尤其在人物语言上见功力。主客两人,一个说得巧,一个答得妙,表现出斗智的乐趣。孔某某说“此是君家果”意思是说:“你姓杨,它叫杨梅,看来这杨梅是你杨家的果子啊!”这信手拈来的玩笑话十分幽默风趣。孩子迅速听出了客人话里的玄机,于是由孔某某的姓联想到了“孔雀”,最妙的是,孩子没有生硬地对答“孔雀非夫子家禽”,而是委婉地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既表现出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岂是我家的果”的意思,使孔某某无言以对。杨氏之子思维敏捷,应答得体的形象可见一斑。

【学情分析】

统编教材从三年级开始就学习文言文,通过统编教材的学习,学生有了一点文言文学习的基础,也有少部分孩子在平时的阅读中,已经在读文言文的书籍,所以本堂课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来学习,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去感知文言文大意,领悟该篇文言文中人物语言的机智巧妙,激发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兴趣。本篇文言文教学中,我将阅读理解文言文的方法贯穿在整个教学当中,通过学生的朗读、自主学习,引导总结一些基本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如:反复朗读、结合注释理解和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结合已有的语言积累等。这样的方法会让学生克服学习文言文的畏难情绪,为今后学习文言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

1. 通过反复朗读、结合注释等方法理解文言文,学会本课的生字,强调“禽”。

2. 利用多种学习方式品味“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感受杨某某应答的机智巧妙。

3.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悟古文韵味,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重点】

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文言文。

【教学难点】

品味“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感受杨氏之子应答的机智巧妙。

【教学方法】

以读促悟,在多种方式的读、反复的诵读中,理解文言文的内容,感受杨某某的人物特点,体会文言文语言的精妙、凝练;

结合文本特点,进行仿说练习,感受到文言文的精妙,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学 法】

朗读法,多种方式的读文言文,反复诵读文言文,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已达到熟能成诵的目的;

问题导向,自主阅读。已板块的形式,向学生提出主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文言文,将课堂知识吸收、内化。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理解课题

1.仿题自我介绍:练说:(? ?)氏之(? ?)。

2.板书课题,齐某某课题。理解课题的意思。

【设计意图:利用课题练说(? ?)氏之(? ?),能够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文言文也可以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使用,《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

二、初读,晓文意

1.一读,准音通句。

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抽生读。(强调“为”“应”的读音)

二读,读好停顿,读出韵味。

师范读。(生注意听,根据停顿,划分节奏。)

(1)孔 / 指以示儿 / 曰:“此 / 是 / 君家果。”

(2)儿 / 应声 / 答曰:“未闻孔雀 / 是 / 夫子家/禽。”

全班齐某某。

三读,借助注释,读懂文意。

同桌互读,借助注释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目的,让学生初步感受魏晋风度,无论是亲朋好友间,还是君臣间,人们在交往中讲究机智和善于应对,在应对时语言简练有味,机变有锋,大方得体。】

五、推荐阅读:《世说新语》

【设计意图:本堂课从故事导入,到结课时的故事拓展,都是选择了《世说新语》这本书中比较有趣的故事,目的的就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能够在课后走进这本书,了解古代文人墨客的故事,初步感受古典文学的魅力。】

【板书设计】

21 杨氏之子

杨某某→杨梅 有礼

甚聪惠 善思

孔某某→孔雀 妙答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1. 《驿路梨花》导学案M
  2.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五课教学设计
  3. 教学设计及反思】
  4. 闽教版英语第三册U5教学设计
  5. 《8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6. 学科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模板(2018)
  7. 《孙权劝学》读后感
  8. 初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教学设计
  9. AI技术下的学情支持
  10. 《篮球运动常识》教学设计
  11. 教学设计及反思】
  12. “破解突出问题”教学设计
  13. 《立定跳远》教学设计
  14. 《立定跳远》教学设计
  15. 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16. 《圆的标准方程》教学设计
  17. 教学设计及反思】
  18. 教学设计及反思】
  19. 微课制作的演练与探讨学习总结

以上为《《杨氏之子》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