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希尔伯特读后感!》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希尔伯特传记读后感
数本1802 方某某 ***9
希尔伯特,德国数学家,生于东普鲁士柯尼斯堡。中学时代,希尔伯特就是一名勤奋好学的学生,对于科学特别是数学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善于灵活深刻地掌握和应用老师讲课的内容。1880年,他不顾父亲让他学法律的意愿,进入哥尼斯堡大学攻读数学。1884年获得博士学位,留校任教,1895年,转入哥廷根大学任某某,此后一直在哥廷根生活和工作。在此期间,他成为柏***通讯院士,并曾获得施泰讷奖、罗巴切夫斯基奖和波约伊奖。1930年获得瑞***的米某某-莱福勒奖,1942年成为柏***荣誉院士。希尔伯特是一位正直的科学家,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他拒绝在德国政府为进行欺骗宣传而发表的《告文明世界书》上签字。战争期间,他敢于公开发表文章悼念“敌人的数学家”达布。希特勒上台后,他抵制并上书反对纳粹政府排斥和迫害犹太科学家的政策。由于纳粹政府的反动政策日益加剧,许多科学家被迫移居外国,曾经盛极一时的哥廷根学派衰落了,希尔伯特也于1943年在孤独中逝世。
希尔伯特是对二十世纪数学有深刻影响的数学家之一。他领导了著名的哥廷根学派,使格廷根大学成为当时世界数学研究的中心,并培养了一批对现代数学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杰出数学家。希尔伯特的数学工作可以划分为几个不同的时期,每个时期他几乎都集中精力研究一类问题。按时间顺序,他的主要研究内容有:不变式理论、代数数域理论、几何基础、积分方程、物理学、一般数学基础,其间穿插的研究课题有:狄利克雷原理和变分法、华林问题、特征值问题、“希尔伯特空间”等。在这些领域中,他都做出了重大的或开创性的贡献。希尔伯特认为,科学在每个时代都有它自己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对于科学发展具有深远意义。他指出:“只要一门科学分支能提出大量的问题,它就充满着生命力,而问题缺乏则预示着独立发展的衰亡和终止”。在1900年巴黎国际数学家代表大会上,希尔伯特发表了题为《数学问题》的著名讲演。他根据过去特别是十九世纪数学研究的成果和发展趋势,提出了23个最重要的数学问题。这23个问题通称希尔伯特问题,后来成为许多数学家力图攻克的难关,对现代数学的研究和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并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希尔伯特问题中有些现已得到圆满解决,有些至今仍未解决。他在讲演中所阐发的想信每个数学问题都可以解决的信念,对于数学工作者是一种巨大的鼓舞。他说:“在我们中间,常常听到这样的呼声:这里有一个数学问题,去找出它的答案!你能通过纯思维找到它,因为在数学中没有不可知”。三十年后,1930年,在接受***,针对一些人信奉的不可知论观点,他再次满怀信心地宣称:“我们必须知道,我们必将知道”。希尔伯特的是公理化思想的代表作,书中把欧几里得几何学加以整理,成为建立在一组简单公理基础上的纯粹演绎系统,并开始探讨公理之间的相互关系与研究整个演绎系统的逻辑结构。
每个人的头脑都有着他与众不同的思考模式,而希尔伯特的大脑生来就是属于数学的,在这片天地里他充满自信并用他的智慧为数学开启了更广阔的天空。无论是在柯尼斯堡还是在哥廷根,良好的学术氛围和对科学的尊重,及其广泛的国际学术交流,适宜的土壤与环境造就了希尔伯特的成功。他的能力在雅可比的引领下,在高斯创建的哥廷根的数学土壤里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与展示。 希尔伯特也是有生活的。他那患有精神分裂的独生子,他的亲爱的夫人克特,他为争取研究环境改善而做的恰到好处的努力,还有他偶尔利用自己的权力还的人情债、排除相左的声音。他在黑暗的纳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现在,距离离开希尔伯特初到哥廷根已经一个多世纪,虽然德国数学重又回到国际领先的位 置,却没有再现高斯时代或希尔伯特时代辉煌的任何迹象。即使在世界数学中心的美国, 数学家的精华也是分散在东西海岸的若干所大学里。随着希尔伯特的离去,我们送走的不 仅是一个时代,而是所有以某个人为中心的时代,这是无法以人类的意志为转移的。无论 如何,希尔伯特时代的哥廷根数学学派在我看来都像是提香时代的威尼斯画派(他那张带 着巴拿马帽的标准头像则常常让我想起拉斐尔的自画像),那种作坊式和家长式的训练分 别属于数学史和艺术史上的鼎盛时代,也是永不再现的时代。虽然那个时代结束了,可是 它的智慧之光却会永远照耀着我们。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希尔伯特读后感!》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