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浅谈高中地理教学中综合表述能力的培养》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浅谈高中地理教学中综合表述能力的培养
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而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中,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准确的表述能力是必备的基本要素。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表述能力,就这个问题,下面,我与大家交流如下,不妥之处,请大家提出宝贵意见。
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交流与沟通的世界,学生要在这个社会中生存或有所建树,必须学会与人沟通交流,而沟通的基本方式是运用语言。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能够用简洁的语言把心里所想所知表达清楚是一种能力,因此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是满足学生未来进入社会的需要;在中学阶段,学生发展最重要的层面是思维能力的发展,语言是思维的表达与延伸,培养表达能力也是培养思维能力的需要;对地理学科,高考有四大能力要求:包括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和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其中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特征是地理高考重点考查的能力之一,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地理事物进行正确的定性概括;二是对地理事物的位置属性和数量属性进行定量表达。要求学生科学、规范、条理的表述地理事象的特征,尽管近几年的试题的难度有所降低,但对学生能力的考察始终没有放松要求。在平常的练习和考试中,许多学生在回答这类问题时,总是东一句,西一句,答不完整;有的学生不知道怎样答,乱写一气;有的条理不清,逻辑混乱,罗圈话来回说,答得不少但是答不到点上,特别是我校的文科生,普遍基础差,这类现象普遍存在。那么,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表达能力,使学生利用规范的学科术语,把地理事物、地理现象的特征准确、清晰、完整逻辑地表达出来呢??我认为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语言表达和书面表述的培养和训练。
一、?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一)加强教师的语言修养,让学生学习表达
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要求选取素材精心备课,实施课堂教学,如何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取得好的教学效果,除了使用各种教学方法使得学生易于接受外,还与教学语言的运用有着重要的关系。地理学科涉及自然科学和人文地理,知识面广、难度大,尤其是必修一,?涉及天文气象等知识,抽象、难度大,学生学起来普遍感到困难。当前,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老师们也乐于制作和使用教学课件,将抽象复杂的问题生动直观动态的演示出来,大大降低了教学的难度,增强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但是,不论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多么先进,多么复杂,也无法完全代替语言在教学中的作用,语言传递仍然是最基本,最有效的教学手段。因为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教师必须通过自己的语言才能把信息传递给学生,而学生也只有在理解教师所讲内容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加以内化,才能掌握所学知识。俗话说打铁须得自身硬,地理教师应该具备一定语言功力,科学规范、准确形象、精练而富有启发性,将知识信息教师传递给学生,为学生规范用语起到示范作用,因为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力,教师的教学语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地理语言表达。如果教师的语言不规范、不严谨或条理不清,那么,传输给学生的只能是一些模糊的甚至是错误的信息,当学生把这些信息以语言或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时,就难免会出现错误。所以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素养,有很强的科学性、启发性、逻辑性、教育性,使学生在教师的潜移默化中学习地理语言,领会学科思想,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如:在地理课上表述方位时,教师必须使用标准的方位术语:“上北、下南、左某某、右东”,而不能用不规范的用语“上边、下边、左边、右边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段,教师指导学生明确答题的套路和方法:即做题时一要明确答题方向,二要读懂题意、看清图示、注意各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然后进行准确规范地表述。
总之,学生的综合表述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语言表达能力与学生的各种学习能力密不可分。只有遵照课程标准要求,立足学生思维培养,创设各种途径,从学生实际出发,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分层次、分阶段地进行语言综合表达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和应试能力的提高,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
?
参考文献:
黄某某.地理教学语言的基本类型与要求.中学地理教学参考.1997.(5).
王某某.地理教学语言的要求和应用.教学与管理.2003.(3).
??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浅谈高中地理教学中综合表述能力的培养》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