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16-21周主题活动《墨趣文化节》》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2021-2022(上)
主题活动计划
主题活动:墨趣文化节
主题由来: 幼儿园一年一度的“墨趣文化节”即将来临,我们针对“今年你们想开展什么样的墨趣文化节”为主题进行讨论,幼儿通过回忆、纷纷表达自己的畅想,结合我们班所展示的区域场地—墨趣坊,带领幼儿通过实际参观,结合场地现有的材料、空间,幼儿再次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我们的墨趣文化活动应运而生……
主题预设目标:
1.对墨趣文化节有一定的了解,喜欢参加墨趣文化节的创设活动。
2.能根据环境提出自己的想法,并于同伴交流分享。
3.能与同伴协商方案,并能合作完成。
4.遇到问题能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并独立解决问题。
日期:第16周 星期一 2021年 12月13日 (上午)
执教者:何某某
分题一:红红的新年
活动一:过大年
活动目标:
1.感知杨家埠年画的艺术表现特点。
2.用绘画方式尝试表现过大年的热闹景象。
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幼儿对新年知识已有相关的储备。
2.物质准备:幼儿用书:《过大年》,纸、笔、彩墨颜料,年画知识概览[附]。
活动指导:
一、请幼儿仔细观察幼儿用书封底的名画《过大年》,引导他们发现杨家埠年画的特点。 师:这幅画里画了什么?画中的人们是怎样过年的? 师:这幅画使用了哪几种颜色? 师:这种画和之前看到的杨柳青年画哪里一样?哪里不一样? 二、请幼儿说说自己家过年的事情,鼓励他们创作一张自己的年画。 师:你们家过年有什么好玩的事情吗? 师:如果请你来创作一幅年画装饰我们的教室,你想要画什么呢?? 师:画年画的步骤是什么,先怎么样后怎么样? 师:画这幅画你需要什么材料?会用什么颜色上色呢? 三、请幼儿分组完成年画,完成后与其他组幼儿交流。 师:你觉得他们组画的是什么?有年画的感觉吗? 师:我们这些年画贴在教室哪里比较好?
观察与调整:在一次活动中幼儿时间不够多完成年画,把绘画活动延伸到美工活动区中进行,但无论怎样都要鼓励他们自自己动手创作,并鼓励他们把对年画特点的掌握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之中。
日期:第16周 星期四 2021年12月16 日(上午)
执教者:何某某
分题一:红红的新年
活动二:《十二生肖》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中12个生肖的形象特点和先后顺序。2.体验儿歌语言押的美。
3.用表情、动作和语言来表现十二生肖的形象。活动准备:经验准备:幼儿对新年知识已有相关的储备。
物质准备:幼儿用书:?《十二生肖》,CD:《十二生肖》,学习单:《我们家的生肖》,教学电子资源:《十二生肖》。
活动指导:一、回顾已有经验,引发幼儿对新年生肖的进一步讨论。师:你们知道即将到来的新年是什么年吗?师:你知道自己属什么生肖吗??每个人的生肖都一样吗?师:生肖一共有几个?都有哪些呢?这些动物有什么特点呢?
二、播放儿歌CD,请幼儿反复欣赏,引导他们注意儿歌中描述的动物特点。 师:听一听,儿歌里是怎么说这12个动物的? 师:你最喜欢里面提到的哪个动物?能用儿歌里的话说一说吗? 三、运用教学电子资源,按顺序出示12张生肖的图片,请幼儿用语言或动作来表达对儿歌的理解,进步帮助幼儿理解儿歌。 师:它是谁?儿歌里是怎么说它的? 师:你能表演一下儿歌里对这个动物的描述吗? 师:现在你知道这12个动物的顺序了吗?能不能跟大家说一说? 四、请幼儿阅读幼儿用书,并跟随教师朗读儿歌,引导他们欣赏儿歌的押韵美。? 师:这首儿歌念起来是不是很顺口?为什么呢??(每句儿歌结尾的一个字都发"ao”的--这首儿歌每句话的字数都一样吗? 五、请幼儿为每句儿歌设计一个动作,选出大家都喜欢的动作进行表演。? 师:请为每个动物设计一个好玩的动作,注意要和歌词的意思相配,来看看谁设计的动作最受欢迎。 师:现在我们]按照商量好的动作,一起一边念一边表演这个儿歌吧! 六、请幼儿回家调查家人的属相情况,完成学习单《我们家的生肖》。 师:你的家人都是属什么的?请回家调查一下吧。
观察与调整:
这个活动的容量比较大,我觉得可以分2次进行,先帮助幼儿掌握十二生肖的顺序,再体验儿歌的律美。当多数幼儿已经对儿歌内容非常熟悉的时候,可以用接龙的方式增加游戏的乐趣,也正好能检验他们是否记住了十二生肖的顺序
日期:第17周 星期一 2021年 12月20日(上午)
执教者:何某某
分题一:红红的新年
活动三:《压岁钱的故事》
活动目标:
1.了中国人过年长辈给晚辈压岁钱的习俗。
2.仔细观察画面并说出自己的理解。
3.会用语言表达对父母长辈的谢意。
活动准备:经验准备:幼儿对新年知识已有相关的储备。
物质准备:幼儿用书:《压岁钱的故事,故事大书:《压岁钱的故事》,红包1个、人物剪纸作品1件。
活动指导:一、教师拿出1个准备好的红包,请幼儿就此发表自己的看法。师:这个是什么?你们喜欢它吗?为什么?师:一般什么时候会收到红包?什么时候收的最多?
师:你知道为什么过年的时候,长辈要给晚辈发红包吗?红包还有一个名字,你知道是什么吗? 二、请幼儿带着问题自主阅读故事。 问题1:故事里黄色的怪兽为什么一会儿来,一会儿又走了? 问题2:整个故事画面用了哪些颜色? 三、请幼儿针对阅读前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提醒他们关注到故事的画面风格。 1.引导幼儿比较“怪兽来”和“怪兽走”2幅画面。 师:人们手中多了什么?这些红色的、金色的分别是什么? 师:虽然这是个传说故事,但是过年送压岁钱和收压岁钱的习俗直流传到现在,表达了大人们对小孩的关爱。 2.让幼儿针对故事的画面风格发表自己的意见。 师:故事画面的形象和我们平时故事里的有什么不同?你在哪里见过这种形象? 师:这个故事的画面是用剪纸的方法制作的。剪纸是中国的传统手工艺,它用剪刀作画,采用剪、镂空等方法,变幻出各种造型。 四、教师用故事大书完整讲述《压岁钱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内容与画面布局的关系。 1.讲故事的语气、语调在故事发展的不同阶段要有所区别。如:在开始的时候要用慢而低沉的声音来表现阴森、恐怖的气氛。 2.引导幼儿感知高山、祟与村庄、村民两者在画面上所占空间如何随情节的变化而变化。
五、请幼儿说说自己收压岁钱的经历,引导幼儿向长辈表达谢意。 师:你收到过谁送给你的压岁钱?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在给你们压岁钱的时候一般会说什么?收到压岁钱以后你会说什么呢?
日期:第17周 星期四 2021年 12月23日(上午)
执教者:何某某
分题一:红红的新年
活动四:《送"福”》
活动目标:
1.感知杨家埠年画的艺术表现特点。
2.尝试用多种方式制作“福”字。
活动准备:经验准备:幼儿对新年知识已有相关的储备。
物质准备:教学电子资源:《送“福”》、各种?“福”字作品、剪刀、胶棒、画笔、色纸、白纸、各种颜色的碎布。
活动指导:
一、请幼儿自由欣赏教室内各种“福”字作品,集体交流他们的感受。 师:今天的教室有什么不一样?这些东西是什么? 师:虽然都是“福”字,它们有什么不同呢? 师:你最喜欢哪一种"福"字呢?为什么? 二、请幼儿说说对倒“福”的理解,帮助他们更多地理解这种类型的文化符号。 师:一般什么时候你们会看到“福”? 师:为什么过年的时候“福”会这么多?“福”字真的是这样写吗?为什么要倒着贴? 师:过春节的时候,除了“福”以外,你还见过什么字是倒着写的?它又是什么意思呢? 三、将幼儿分组,每组1张印有“福”的白纸,请每组幼儿合作创作一个“福”,鼓励幼儿迁移以前的美工创作经验创作有新意的作品。 师:每组小朋友要合作创作一个“福”,好好商量你们组要怎么制作。除了用涂色的方法,还有别的方法吗? 师:以前我们学过阴刻和阳刻的印章刻印方法,可以用到你们的创作中吗?? 师:你们组想怎么做一个“福”?需要什么材料? 四、请幼儿互相评价同件的作品,找到别人作品的优点。师:你觉得这个作品怎么样?哪一点做得好?
观察与调整:
在这个活动开始之前,我们最好能搜集各种材料制作的“福”,例如:剪纸、布艺、镂空。让幼儿接受到各种艺术形式以便拓宽他们的思路。在幼儿分组创作的环节,教师要鼓励幼儿开动脑筋、多出点子,并学会与同伴合作。最后一个评价的环节如果没有时间,可以延伸到日常活动中进行。
日期:第18周 星期一 2021 年 12月27日
执教者:何某某
分题一:红红的新年
活动五:《噼里啪啦小鞭炮》
活动目标:
1.运用形体动作表现放鞭炮的过程。
2.尝试享受自由想象及用肢体创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经验准备:幼儿对新年知识已有相关的储备。
物质准备:儿歌:《小鞭炮》,点鞭炮的小棍。
活动指导
教师念儿歌请幼儿欣赏,并与幼儿谈论放鞭炮的经历。
师:鞭炮长什么样?鞭炮被点燃是什么样子?会有什么声音?
二、请幼儿上台表演鞭炮被点燃后爆开的样子,鼓励他们自由表现。 师:姿势有站着、蹲着、躺着、趴着等。 师:动作有往上跳、双手合十往前钻、在地上滚等。 师:配有声音,例如砰、噼里啪啦、咻一砰等。 三、请幼儿尝试扮演各种鞭炮。 1.冲天炮或火箭炮:幼儿摆出鞭炮的样子,请老师或1位幼儿当放鞭炮的人,被点的鞭炮边某某“咻一砰一”?一边往上跳,表演鞭炮爆开的样子。? 2.连珠炮:幼儿连成一长串的鞭炮,紧密地靠在一起,请1位幼儿当放鞭炮的人,点燃后依序爆开(爆开的样子让幼儿自由发挥,可以是往旁边弹开、往上跳开或向一侧滚开),并模仿爆开的声音(每个人可以不同)。 3.蝴蝶炮:点燃后,会在地上旋转几秒钟然后爆开。可由1位单独表演,也可以2位或2位以上幼儿抱在一起旋转,再同时爆开。 4.水鸳鸯炮:点燃后会在地上发出火光并有“啪!啪!啪”的声音,直到熄灭。如:请幼儿在地上打滚,然后慢慢停止。 5.仙女棒:?点燃后鞭炮身体越缩越短,直到烧完。幼儿可先站立再慢慢蹲下,最后躺下。 四、带领幼儿玩游戏:小鞭炮。 玩法:幼儿手拉手围成圈,念儿歌《小鞭炮》,教师扮演点鞭炮的人。当儿歌念到“一点着”时,教师手持点鞭炮的棒去点幼儿,被点到的幼儿做“小鞭炮”,自由用肢体扮演鞭炮炸开的样子。
观察与调整:
这个活动最好在较大的室内活动室进行,便于幼儿完全解放自己的身体,尽情表演、游戏。如果幼儿对游戏持续有兴趣,可以在户外活动时间继续玩。
日期:第18周 星期四 2021年 12月30日(上午)
执教者:何某某
分题二:墨趣文化节
活动一:名画欣赏(一)——荷花
活动目标:
1.认识国画大师张大千,感受张大千作品魅力。
2.喜欢水墨画,学习欣赏水墨画,大胆表达对画面的理解。
活动准备:
物质材料准备:《夏日荷花》视频,张大千荷花系列作品课件。
知识经验准备:幼儿画过水墨画,知道墨的浓淡。
活动指导:
(一)活动导入:视频欣赏《夏日荷花》,感受荷花的各种形态美。
师:刚才小朋友们看到了,视频里面,荷花有各种各样美妙的形态,你们能不能用你们的身体动作来表现呢?
如果请你来记录这些美丽的荷花,你会用什么方法呢?
(二)认识国画大师张大千,欣赏张大千的“荷塘美景”,感受水墨画的魅力。
1.播放PPT(1),出示张大千的自画像,认识国画大师张大千。
有位中国画大师张大千也非常喜欢荷花,我们一起来看看他是怎么表现这些荷花的。
2.播放PPT(2),多图欣赏荷花的不同形态。
国画大师张大千是用什么方法来表现他喜欢的荷花?(水墨画)
你们觉得他画的这些荷花怎么样?哪里好看?
3.单幅欣赏,感受荷花、荷叶不同的表现技法,不同的美。
(1)播放PPT(3-4),重点欣赏荷叶造型,体验浓淡墨画出的荷叶带来的不一样的感受。
在这幅画中, 哪里有荷叶?是怎样的?像什么?
是不是所有的荷叶都是一样的?这些浓墨和淡墨不同的荷叶给你什么感觉?
你们知道怎么样画出浓墨和淡墨吗?
(2)播放PPT(5-7),重点欣赏荷花造型,感受不同造型的荷花各自的美感。
在这幅画中,你觉得荷花有什么不同?
请你用动作来做一做荷花的姿态。
象这样还没有盛开的荷花,我们可以用一个好听的词来形容,叫做含苞待放。
(3)播放PPT(8),教师小结:在一片荷塘中,几朵娇嫩鲜艳的荷花在静静地开放,有的含苞欲放,有的尽情绽放,荷花在浓墨或淡墨相辉映的荷叶中显得是那么地鲜艳、那么地醒目。
(三)欣赏亲子作品——水墨画荷花,感受国画魅力。
1.幼儿自由参观亲子水墨画作品展,交流讨论自己喜欢的作品,
老师在教室里摆放了许多小朋友们的亲子作品,请你们去参观一下,说一说你喜欢哪些作品,为什么?
2.对比大师名作和亲子作品,激发幼儿学习水墨画的热情。
刚才有个眼睛很厉害的小朋友发现了,有一副我们的亲子作品,和国画大师张大千的其中一张作品很像,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这两张作品哪里像?又有哪里不一样?
3.教师小结:原来啊,我们的作品和大师的作品比起来,还有很大的差距,只要我们认真学,努力练,也能赶上大师,也能成为一名大师。
4.欣赏幼儿园的其他水墨画亲子作品。
过渡句:其实啊,我们幼儿园的老师和小朋友们也都不断的在努力中,瞧!
5.播放PPT(9-,幼儿观看自己的水墨画过程及作品。
(四)活动自然结束。
观察与调整:
孩子们在欣赏和感受荷花的过程中,能够通过自己的肢体语言来充分的表现荷花不同的形态。同时,通过让幼儿观察、欣赏真实的水墨画作品,更加的直观,孩子们的感受也更加的深刻。
日期:第19周 星期一 2022年 1月3日(上午)
执教者:何某某
分题二:墨趣文化节
活动二:名画欣赏(二)——虾
活动目标:
1.感受我国著名的国画画家齐白石老爷爷的作画风格。
2.尝试和探索虾儿多样的组合排列,体会画面安排和构图美。
活动准备:
齐白石作品图片若干张;国画虾的绘画步骤图解;宣纸、毛笔、调色盘、国画颜料、墨、抹布等。
活动过程:
(一)以猜谜的形式导入。
教师:“驼背老公公,胡子毛某某, 热火锅里去洗澡,青袍换成大红袍。”小朋友猜一猜,这是说谁呢?
(二)展示齐白石作品,教师提问帮助幼儿理解作品。
1.画上有什么?
2.虾儿生活在哪里呀?
3.你喜欢这些画么?为什么?
4.小朋友们知道这些画是用什么画出来的吗?
5.我们小朋友以前画画用油画棒、彩笔、铅画纸、白纸画,这种画叫国画,国画有它特殊的工具。
分别出示毛笔、国画颜料、宣纸、墨、水并向幼儿一一介绍。
6.小朋友知道这些可爱的虾是谁画的么?
教师小结:这些画是我国杰出的书法家、画家齐白石老爷爷画的。齐白石老爷爷画的虾灵动活泼、栩栩如生,虾体晶莹剔透、笔笔传神,所以称得上是画坛一绝。也因此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齐白石老爷爷的画显示了画家非凡的功力。
教师:欣赏了这么多幅齐白石老爷爷画的虾,谁愿意告诉老师虾儿长得什么样?
(三)观看课件:动态的虾。
教师:请小朋友说一说虾在水中是怎样游的。
(四)观察作画的方法,了解画虾的步骤。
教师:齐白石老爷爷画的虾太有趣了,小朋友想不想画?先看一看老师是怎么画的。
教师演示画虾的步骤:先用淡墨画虾的头部,再用淡墨画虾的背部直至虾尾,用浓墨点头刺再勾画虾的足,然后用重墨点眼睛再勾画虾的钳,最后用淡墨勾画虾的须。
(五)幼儿练习运用毛笔大胆画虾。
教师提出作画要求;幼儿自由作画;教师巡回辅导。
(六)作品欣赏展示。
1.幼儿自由交流评价作品。
2.请幼儿说说自己认为最好的作品,好在哪里。
3.把幼儿作品展示在作业栏里。
观察与调整:
通过在活动中感受著名的国画画家齐白石老爷爷的作画风格,孩子们都很乐意尝试和探索虾儿多样的组合排列,体会画面安排和构图美。
日期:第19周 星期四 2022年 1月6日(上午)
执教者:何某某
分题二:墨趣文化节
活动三:名画欣赏(三)——熊猫竹石图
活动目标:
1.欣赏吴作人笔下的熊猫活泼、可人的姿态,感受作品中错落有致、动静结合的和谐之美。
2.养成细心的观察力和良好的审美情趣。
3. 进一步认识中国画,初步了解湿画的特点。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作品《熊猫竹石图》、各种姿态的熊猫图片、竹子图片;墨水、宣纸、毛笔等。
2.知识准备:初步了解中国画;熊猫是我国国宝;知道水墨、宣纸的特性等。
活动过程:
(一)欣赏熊猫图片、竹子图片等,导入主题。
指导语:这些熊猫在干嘛?他们这样可爱么?你喜欢熊猫什么地方?你还知道熊猫什么特点?
出示吴作人作品《熊猫竹石图》,介绍吴作人。
(二)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内容。
指导语:
1.看到这幅画,你什么感觉?你看到了什么?他们都是什么样子的?
2.在吴作人爷爷画的熊猫图里,你发现了什么?他们是什么样子的?请你学一学。
3. 吴爷爷画了这幅熊猫图,请你们也来试试。(幼儿尝试进行作画)
(三)幼儿尝试作画,针对作画中出现的问题,引导幼儿寻找原因并尝试解决。
指导语:
1.在刚才作画的过程中,你遇到什么问题?
2.你画的和画上的有什么不一样?我们看看吴爷爷的作品中是怎么达到这个效果的?(吴作人运用湿画的方法,使得每只熊猫感觉上去毛茸茸的。而且每个幼儿遇到的情况不一样,再次观察吴作人的作品时,能看到不一样的特点。)
3.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避免产生这样的结果?(引导幼儿想办法解决遇到的问题,并在合适的时候,老师给与帮助。)
4.那我们再试一试。(鼓励幼儿再次尝试作画。)
(四)展示幼儿作品,并作出评价。
观察与调整:
通过一系列的主题活动,孩子们在观察水墨画作品时,更加有方向性,懂得通过构图、墨的浓淡、主体的形象等来欣赏图片。
日期:第20周 星期一 2022年 1月10日(上午)
执教者:何某某
分题二:墨趣文化节
活动四:纸箱组在行动
幼儿和爸爸妈妈一起收集各种纸箱,然后开始拼粘纸箱,在拼贴纸箱的时候幼儿发现大的胶带更容易固定,在拼摆小牛的时候,幼儿通过多次尝试,发现箱子大小,高矮一致才能成功立住。接着,她们分头行动,有的组固定粘身体,有的设计牛的五官,有的做牛尾巴。但是在粘的过程中遇到了问题。
问题一:怎么粘才会牢固?
一开始,她们三个人选择了各自拿着胶带进行固定。但是就是固定不上。
妍欣:语涵你不要动啊,一动我中间就开了。
语涵:不是我啊。我这边也粘不上啊!
琨朋:不然我们搬下来,看能不能比较好粘。
搬下来后……
妍欣:你们帮忙把两个箱子往中间压,这样才粘得上。
子乐:那我来帮忙。
语涵:可是还是不行啊。
妍欣:我们找找美工室有没有其他的胶带。
过了一会儿:
妍欣:老师,我们可以用胶枪吗?
师:当然可以,不过要注意安全。
妍欣:胶枪怎么一直不行?
子乐:需要通电。
妍欣:通电了,但是还是不行啊。
钰馨:我有用过,要等一会儿。
妍欣:可以了,但是还是粘不住啊。
琨朋:语涵,我们一人一边把箱子往中间压,应该就可以了。
经过多人的共同努力,小牛终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孩子们又动手找来了一些纸箱。
钰馨:这些纸箱太扁了,完全站不住啊。
明某某:我们用美工坊里面的支架吧!
米某某:摆好了,但是都是纸箱,纸箱很空,不好看,
妍欣:今年不是牛脸吗?我们画很多小牛吧!
鑫雨:用红色的纸张画吧!
米某某:老师,我觉得还是很空,而且没有过年的感觉。
妍欣:不然我们做一些灯笼。
钰們:还可以做鞭炮。
宥辛:还有红包。
钰茗:还有窗花。
……
那我们回班级找材料做起来吧!
问题二:灯笼放哪里?
明某某:灯笼没有地方挂啊?
宁萱:不然放在地板上。
两个人在地板上摆来摆去。
宥辛:你们放在树下吧,我觉得树下很空。
妍欣:我觉得这样的窗花没有墨的感觉。
米某某:不然我们在画啊!
主题小结:
通过此活动幼儿以下几方面获得了发展:
1.解决问题的能力。幼儿在整个活动中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积极的运用自己的经验,或寻求帮助,或同伴协商合作等等办法来解决问题。
2.同伴合作。通过这样的活动契机,幼儿同伴的合作更近一步,整个过程幼儿多次发生冲突,最后都能协商解决。
3.获得美的感受。幼儿从刚开始不知道怎么做,到后面布展的时候知道要有墨的感觉,要有过年的气氛等。
[文章尾部最后5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16-21周主题活动《墨趣文化节》》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