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课时《角的度量》教学设计

本文由用户“Qkrsty”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1-09-02 14:58:39 举报文档

以下为《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课时《角的度量》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角的度量》教学设计

木城一小 郭某某

教学内容

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课时的教学内容。

教材分析

教材通过用小角去测量大角究竟有多大这一操作活动,让学生体会到确定角的度量单位的必要性。在介绍1°作为角的度量单位的过程中引入量角器,并用量角器去测量角的大小。本节课结合学生的发展需要,从让学生追问为什么这样规定的需要出发,设计了让学生经历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的环节。

教学目标

1.在比较角的大小的过程中,产生度量角的需要,感受1°角产生的必要性。在用单位角度量的过程中产生对量角器的需要,理解量角器的构造原理,初步学会用量角器测量角。

2.在逐步精确的测量过程中,体会思考数学问题的严密性与逻辑性。

3.在活动中感受到人类的聪明才智,激发学习数学的情感,感悟到学习数学快乐。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量角器,并能正确使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大小,会准确读出角的度数。

难点:自主归纳出测量角度数的方法,以及对内外圈刻度线的正确认识。

教学准备

1.量角器、三角板、信封(内装60°、50°、20°角的纸片及由60个1度角组成的大角)

2.课件

教学过程

活动一、在比较角大小的需要中,感受量角单位产生与形成过程

1. 明确比较方法,产生度量需要

(1)比较角的大小

教师黑板上出示4个角①50°、②60°、③35°、④110°,请学生比较大小。

(2)交流比较方法

直观比较角的大小,得出不能直接看出∠1和∠2的大小。学生可能出现的比较方法:

a、重叠法比大小

b、临摹法比大小

c、借助活动角比大小

交流时,引导学生注意体会“顶点对齐、边边重合”的比较策略。

[设计意图]“顶点对齐,边边重合”是进行角的大小比较,也是一个量角的过程,这也是为用量角器量角的大小进行渗透!

(3)准确描述角的大小

思考:要想知道∠2有多大?∠1有多大?∠2比∠1大多少怎么办?

引导学生想办法来量。

2.量角的大小,产生对1°角的需要

(1)讨论如何量角的大小

电脑演示测量长度和面积时所用的单位。请学生思考:量角的大小,用什么做标准呢?

[设计意图]数学学习一个很重要的品质就是“建立联系”,由于测长度用的是特定的长度作标准来测、测面积用特定的正方形的面积作标准来测、测角的大小就用特定的小角作标准来测,这样在此复习测长度和面积的方法,期待顺利过渡到测角用小一点的角作标准。

小组讨论后达成共识:用小一点的角去量这个大角。

(2)小组合作量角的大小、并汇报办法

老师为学生提供用透明的硫酸纸做20°的小角和∠2、∠1,供学生操作用。

第一次:用信封中的20°小角去量一量∠2有多大,得出正好是3个小角 。

师:用小角去测∠2正好,那用它去测∠1呢?动手试一试。

第二次:用信封中的20°小角去量一量∠1有多大,得出2个多的小角。

师:用小角去测∠1时是有2个小角还多,但3个又不够?这样又不精确了,该怎么办?

引导学生思考把测量的小角变得更小。

师:怎样把这个小角变得更小呢?

第三次:再用对折后的小角去量∠1,得出正好5个新的小角那么大!

师:用对折后的这个小角去测∠1正好,那去测∠2呢?(正好6个)是不是说用这个小角去测∠3.∠4也一定正好呢?不正好又该怎么办呢?

引导学生思考把这个小角变得再小!

师:那要小到什么程度呢?

[设计意图]在操作的过程中体会测角的大小,用作标准的角应该尽量的小。

3.介绍角的度量单位

师:过去人们认为我们生活的地面是平的,他们发现太阳总是从东边升起从西边落下,而太阳与地球中心连成一条线,再与地面连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角,太阳走到不同的位置就形成不同的角,这样人们把太阳升起再落下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形成30°、60°的表象

(1)60°——立正时两脚之间的角度。

(2)30°——室内楼梯的最适宜坡度。

2.先估计再测角的大小

出示人们电脑打字最佳姿势图片。先估计再测量:眼睛与电脑屏幕上下边所形成的 角、肘部所形成的角。

[设计意图]在练习阶段这样的设计,主要是想让学生建立30度、60度等特殊角的表象,也以此来培养估测意识,虽然这一意识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起来的,但只有这样不断地渗透才能使“学生有估测意识”变成一种可能。

活动四、拓展练习

1.做一做:教材38页中的“做一做”。

2.量一量:教材39页第3题各时间所成的角的度数。

3.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1. 比较分数大小案例分析
  2.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时角的度量微课程设计方案
  3. 面积教学反思
  4. 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案
  5. 2.小数的大小比较(1课时)教案
  6. 4104大数的大小比较课件
  7. 第二单元过生日教案
  8. 一年级数学下册《100以内数的比较大小》教案
  9. 考点三 实数比较大小、无理数的估算
  10. 《谁的红果多》名师教案
  11. 《火车开啦》教学设计
  12. 活动名称:比较大小
  13. “比较分数大小”案例分析
  14. 第三单元《角的度量》教学反思
  15.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16. 角的比较教学设计
  17. 观王崧舟名师《文化自觉背景下小学文言文怎么教》观后感
  18. 1 观潮 教学反思1
  19. 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20. 比较数的大小教学设计

以上为《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课时《角的度量》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