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本文由用户“wangbing10086”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0-12-30 02:27:59 举报文档

以下为《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一、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解除学生的心理负担

  宽松课堂氛围的营造,关键在于教师。教师过于严肃的表情,容易造成学生的胆怯心理,不利于进入音乐的情感世界。教学中,我积极转变观念,实实在在地落实“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将自己在课堂中的角色由传授者转变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变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变为“平等的首席”,放下了“师道尊严”的架子,真正地成为“孩子王”,最大限度地缩小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使教师成为学生可以亲近的、真诚的、喜爱的朋友。课堂氛围民主,学生敢表真情、敢吐直言,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课堂成了师生共享成功之喜悦,共担挫折之烦恼的园地。

  二、通过音乐实践活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音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音乐实践活动的开展,既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又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丰富校园生活,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途径。

  首先,学校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分发挥情感的疏导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

2、养成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对孩子的一生受益无穷。个性表现在音乐活动中往往十分明显。我们在教学中发现作业成绩好的儿童往往是坚持力强的孩子,一些没有坚持力、没有耐心的孩子总不能很好完成作业,怕累、怕麻烦、贪玩,就学不好,因此,要不断用表扬的方法肯定优点,树立好的典型,激励儿童主动克服不良习惯。

  3、增强自信。

  现今社会的竞争激烈,自信心的培养尤为重要。为此我在上音乐课中运用孩子乐于接受的活泼生动的教学形式激发兴趣,培养信心。

  四、培养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在教学中,教师可借助小组合作表演,增强孩子信心。许多心理学家发现,同龄人之间的沟通比不同龄之间的沟通更容易,他们之间的心灵界限更少设防。很多孩子在老师面前战战兢兢,唯唯诺诺,可在他的交往圈里却是大胆、自信的一员。所以我利用这一点,把原有的班级授课模式改为小组合作模式。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